成语故事里的马鞍山“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含山林头诸葛亮“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中最精彩的故事之一,然而,诸葛亮并没有干过这件事,“草船借箭”主角另有其人。据《三国志·吴书·吴主传第二》裴松之注,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正月,曹操与孙权对垒濡须。初次交战,曹军大败,于是坚守不出。一天孙权乘轻舟从濡须口闯入曹军前沿,曹操见孙权军容整肃威武,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随后下令弓弩齐发,射击吴船。不一会,孙权的轻舟因一侧中箭太多,船身倾斜有翻船危险。孙权急中生智下令调转船头,使另一侧再受箭。一会,箭均船平,孙军鼓乐齐鸣,安全返航。由此可见,“草船借箭”的主角不是诸葛亮,而是孙权。而濡须之战的战场就位于今含山县林头镇境内的东关,东关在《三国志》多有记载,是魏吴两国多次交战的古战场。濡须水如今被唤作裕溪河,是巢湖唯一通往长江的水路,林头镇就扼守在原濡须水的“水口”之处。三国时,濡须口是最重要的战场之一,孙权听从大将吕蒙之策,于濡须口处着坞(城堡、要寨)名东关。曹操“望梅止渴”于梅山庵望梅止渴,意思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关于曹操望梅止渴历史上对其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说这是一种智慧,也有人说这是曹操奸诈之处。许多文人因探寻“望梅止渴”的历史来到含山县梅山村,留下了不同看法的诗篇。《舆地纪胜》卷四十八和州载“王安石诗云:“将军马上设良谋,遥望青山指梅树。日往月来时已久,万古千秋名未朽。”明代诗人戴重的《梅山梅花》写道:“千里吴江春水深,许君饮马望江浔,空山花树无人迹,枉被曹瞒指到今。”清康熙赵灿(含山县志修撰者)有《怀梅山古迹》诗云:“人望影婆娑,扶筇叹未过。睛云穿斗汉,萧寺结烟萝,色泛金尊满,分光绿野多。当年消渴处,到此渴消么。”清知府许畅《登楼望梅山》:“此地曾经魏武过,雄风仿佛寄层峦。”明朝·万历年《和州志》记载,梅山上原建有“止渴”亭,梅山庵,和州同知胡永成有《止渴亭记》。清康熙《含山县志》记载:“梅山塔,梅山有石峰峭立,为庸术谬凿,士民扼腕多年,至明万历乙卯((1675年)知县邹益,始虚采公论,力继成之,惜工未竟……州人戴重有《梅山记》”。梅山庵今为梅山寺位于梅山脚下约2公里处。离梅山寺不远的乌龟坡南侧有一处石壁,平整光洁,上刻有“曹操行师至此望梅止渴”。梅山塔清建成有11层,高30余米,青砖砌成,塔顶门楣上书“贯月参天”四字,后毁于侵华日军的炮火。“流芳百世”出自于当涂“流芳百世”的意思就是美名永远流传于后世,据考证出自东晋权臣桓温晚年在当涂居住期间的一次感慨,其出处记载在《晋书·桓温传》一文中:“既不能流芳百世,亦不足复遗臭万载耶!”东晋时期的桓温是朝廷的权臣,到了晚年移居当涂时,仍然独揽朝政。许多朝中大臣为了讨好他,纷纷拍他马屁,说他功勋卓著,建议朝廷给他家九锡之礼。九锡是中国古代皇帝赐予有特殊功勋的诸侯和大臣的九种礼器,为最高的礼遇表示。据说,这九种礼器唯有天子才能够使用。当时负责起草诏书的才子袁宏把草稿写好后,就交给尚书王彪之看,王彪之看后大为赞叹:“写的好哇,真是文采飞扬啊!”紧接着,他又冒出一句,“这样的好文章怎么能够留给后人哩。”随后,王彪之就把文稿还给了袁宏。袁宏没有得到王彪之的明确答复,遂又将文稿交给东晋的政治家谢安看。谢安接过文稿后,只淡淡地扫了一眼说:“再回去改改吧。”袁宏拿走诏书改过后再送给谢安看,可谢安看都没看,就让袁宏再回去改改。袁宏终于心领神会,回家后把文稿一扔,不在管它了。又过了许多天后,袁宏突然想到,这样一直拖下去也不是个办法,便又找到王彪之问他下面应该怎么办。王彪之悄悄地告诉袁宏,听说桓温的病情又加重了,还是拖几天再说吧。当时,在当涂姑孰的桓温确实病得不轻,已经都不能起床了。他对自己的亲信说:“我这样寂寞无为,是要被文帝司马昭和景帝司马师笑话的。”说着说着,桓温就不由自主地捂着枕头坐了起来,竟发出了这样的人生感慨:“一个人即使不能够流芳百世,难道就不能够遗臭万年吗?”最终,由于谢安等人的故意拖延,直到桓温死后也没有看到那份诏书。“群策群力”源自发生在和县的楚汉之争攻克一道疑难问题,完成一项艰巨任务,往往需要群策群力、共同去应对之。你可知道,“群策群力”这个我们日常使用频率较高的成语,就源自西汉时期发生在和县的一场楚汉之争。话说当时以文章辞赋见长的著名文学家扬雄,模仿孔子《论语》的形式,写了《法言》一书,其中《法言·重黎》这篇文章就讲述了历史上著名的汉王刘邦与西楚霸王项羽争斗的情形。据史料记载,在楚汉战争中,拥有较强兵力的西楚霸王项羽,却被实力相对较弱的汉王刘邦包围在垓下。项羽虽然奋勇杀出了重围,可逃到和县的乌江边时,随行的骑兵只剩下28人了,而他的身后却有成千上万的汉军追杀过来。项羽知道已经无路可逃,只得仰天长叹道:“这分明是老天爷要灭我啊,并非是我打不过他们呀!”然后就拔剑自刎了。然而,先著书立说转为研究哲学并取得斐然成绩的杨雄,却反对把这场战争的失败归结于天命。在《法言·重黎》中,受到世人称赞的扬雄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汉屈群策,群策屈群力。”也就是说,汉王刘邦善于采纳众人的计策,众人的计策又增强了大家的力量;而项羽则不同,从不虚心接受大家的意见,只依靠自己的勇猛鲁莽行事。因此,善于采纳众人计策的汉王刘邦就会取得胜利,而只凭借个人勇猛的西楚霸王项羽就会失败。这其实与天命是没有任何关系的,项羽的感叹更是错误的。
流芳百世的意思(流芳百世的意思相对的成语)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