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强说面相就看眉毛(一个人容易招致祸患)

老话说得好:“事出必有因”,一个人容易招致失败或祸患,都是有“前兆”的。《易经》中所说的“一阴一阳之谓道”,一语惊醒梦中人,告诉人们:一旦言行举止失衡,就会招致祸患。就如曾国藩在家书中所写:“近来见得天地之道,刚...

曾仕强说面相就看眉毛(一个人容易招致祸患)

  老话说得好:“事出必有因”,一个人容易招致失败或祸患,都是有“前兆”的。《易经》中所说的“一阴一阳之谓道”,一语惊醒梦中人,告诉人们:一旦言行举止失衡,就会招致祸患。就如曾国藩在家书中所写:“近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其实,一个人再聪明,如果有以下2种迹象,也是非常容易招致祸患的。古人有句话: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意思是大家都认为那个地方有利可图,你就不要去了,不然不仅得不到好处,恐怕还要惹出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利益大的地方,往往也会危机四伏,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没有足够的把握,还是躲远一些,以免引火烧身。二是是非之地。远离那些好搬弄是非的八婆,还有好打架斗殴之人,甚至连一个围观者都不要做,因为那些人一般素质欠缺,一不小心,就会把脏水泼到你的身上,特别是打架斗殴之事,一旦出了伤亡之事,你要么受牵连,要么会不幸成为受害者。没事别嫌寂寞,一些吊儿郎当的狐朋狗友不要也罢。古人的智慧都是从实际生活中来,俗话说得好,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不无道理思想的偏激,用现代人的说法就是指“傲慢与偏见”,不能客观全面评价人或事物,总是喜欢先入为主,自以为是,刚愎自用,给人一种很聪明的感觉,实则是偏离“大道”,显得很愚蠢。《史记》中记载:孔子前往周都,想向老子请教关于“礼”的学问。老子仔细观察孔子,说道:“我听说,善于经商的人把货物隐藏起来,好像什么东西也没有;具有高尚品德的君子,容貌谦虚得像愚钝的人。抛弃您的骄气和过多的欲望,抛弃您做作的情态神色和过大的志向,这些对于您自身都是没有好处的。我能告诉您的,就这些罢了。”显然,孔子在这个时候,思想上是偏激的,内心存在着“傲慢与偏见”。老子看出了他身上的不好迹象,因此好心提醒他,这才有了孔子后面的“讷于言而敏于行”,以及学习老子的大智若愚、大巧若拙。思想上偏激,听不进去半点反对意见,好比是水满则溢,越走越偏差,也会越危险。拿西楚霸王项羽来举例,他痛恨秦王朝,于是在攻入咸阳后,焚烧秦朝宫室,杀死了秦朝已经投降的国王子婴,搜罗了秦朝的财宝和妇女,准备率军东去。这时候,有人劝项羽说:“关中阻山带河,四面关塞,土地肥饶,可在这里建都,以定霸业。”项羽对秦朝以及关中之地没有半点好感,又怀念故乡,于是怒怼道:“富贵了不回故乡,如同衣绣夜行,有谁能知道!”劝谏的人开玩笑说:“人们说楚国人是猕猴戴帽子,果然如此。”项羽听到这些话后,怒气冲冲,烹杀了那个人。项羽思想上的偏激,实则是给自己埋下了很多的祸患。首先,他放弃关中肥沃之地,定都故乡彭城,属于战略上的决策失误;其次,他在关键时候不听人劝,总是一意孤行,盲目自信,甚至是自负,导致自己数次重大决定都是错误的。比如说,鸿门宴上,项羽不听谋士范增的劝,没有对刘邦动手,后患无穷。后来,项羽又不听范增谋士的忠告,还猜忌范增,逼走范增,导致范增在路途中去世了。慢慢的,项羽因为自己的偏激,猜忌任何人,不相信任何人,自己倒是成为了孤家寡人。反观刘邦,思想开放包容,从谏如流,身边人才济济,他人说得对的意见,他都全盘吸收,因此能够在几次关键决策上都正确。刘邦说:“张良、萧何、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俊杰,我能任用他们,这是我所以取得天下的原因。项羽有一个范增而不能任用,这是他所以被我擒杀的原因”。一个人,到了20岁还不狂,这个人是没出息的;到了30岁还狂,也是没出息的。这是钱钟书先生的一句名言,更是道出了:越是心智成熟的人,越不会思想偏激,越是多福。《易经》云:“吉凶以情迁”,吉祥或者凶兆都是随着我们情绪而变迁的。当我们眼中看不惯的人或事物越来越少,我们也会越来越进步;反之,思想偏激,故步自封,实则是作茧自缚,自取灭亡。思想决定行为,行为是心性的外在表现,观察一个人的行为,就可以知道他的祸福吉凶。有的人,不仅思想上面很固执,行为上面也很冒进,则更加容易招致祸患。曾国藩的六弟是众多兄弟当中最有才华的,但是他骄傲自负,不听人劝,喜欢冒险行动。三河战役中,谋士赵烈文发现了太平军的圈套,好心去规劝曾国华,但是曾国华丝毫听不进去,偏要一意孤行,带兵冒进,最后进了敌人的口袋阵,自己的7000人被太平军的10万人包围,全军覆没。福兮祸所伏,福气后面往往隐藏着祸患,一帆风顺的时候更加应该小心谨慎。曾国华之所以会如此冒进,一方面和他骄狂的性格有关,另一方面和他刚刚打了几个胜仗有关。所以说,人生处于顺境的时候,行为上不可冒进,要能守得住,要不然就会栽大跟头。再看晚清红顶商人胡雪岩,他在达到人生巅峰的时候,身价有几千万两白银,富可敌国,因此他胆子越来越大,行为也越来越冒进。他的妈妈告诫他说:“你赚那么多钱干嘛?要想想后路”,胡雪岩完全听不进去。左宗棠是位“儒将”,学富五车,深知“物极必反”的道理,提醒胡雪岩要多读点书,但胡雪岩还是当成耳旁风。当小老板的时候,可以靠聪明机灵;但是成了大富豪后,需要足够的智慧来驾驭财富,稍微不注意,就会“车毁人亡”。果不其然,胡雪岩因为一个错误决定,惹得慈禧太后嫉恨,成为一颗弃子;又因为生意场的资金链断裂,三年就把全部家当败光了,最后还被革职查抄家产,以至于郁郁而终。胡雪岩真是“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而曾仕强教授更是总结道“胡雪岩是自作自受”。所以说,我们在看到某人很顺风顺水的时候,得意忘形,行为冒进,还不听人劝的时候,就可以大概判断他未来将有大祸患。庄子《外物》篇说道:“流荡忘返的心志,固执孤异的行为,都不是至知厚德的人所为的。得道的人,是不会固执于某种行为方式的。”其实,他的这番话也是从“道”的角度来分析人们失败的原因。一个人若是思想上偏激、行为上固执冒进,则都是属于“失道”,没有遵循“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原则,也必然会给自己招来祸患。所以说,一个人容易招致祸患,常有这2个“前兆”——思想偏激、行为冒进,大多数人在工作时总是老实本分地做好自己的工作,时间久了发现曾经与自己在同个岗位上工作的好友都已经升职,而自己却依旧停留在原地,明明比他人勤劳努力为何却一直无法加薪升职,因为不懂变通不会争取,在工作时努力重要但情商也不能少,不争不抢也许能够远离是非,但在弱肉强食的社会,这样的性格只会被淘汰,所以事关自己的利益时应当以强硬的手法去解决,而不是懦弱的拱手让出。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在社会上有着许多形形色色的人,每个人脸上都会带着不同的面具生活,你很难一眼就看穿他的为人如何。哪怕相处再久的人也可能会因为某些利益而选择背叛你,在对于这样的人一位忍让只会让对方得寸进尺,有一就有二口头上的保证有时候只是说说罢了,不要随意就选择相信,犯了错就应该受到相应的惩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要为了息事宁人而选择心软,那是弱者的行为,只会让他人更加变本加厉的给你带来麻烦。在生活中,朋友之间互相扶持与帮忙是很正常的现象,但这仅限在你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对于那些你无法完成的要学会拒绝,不要硬逞强浪费时间与精力,大家都有各自的生活与事情,来者不拒的行为会让你更加繁忙,有时候做不好还会被别人议论,学会拒绝在职场中是非常重要的,不要不好意思。软弱的性格很难成大事,因为性格软弱的人在做事方面不够果断,犹豫多了机会也会减少,时间不会因为谁而停止运转,机会也不可能停留原地等你思考再三,为人善良是美德,为人软弱是愚者,该强硬的时候就得挺直腰板做人。丰子恺说:“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大了;心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看淡世事沧桑,内心安然无恙。”人生的高度不是你看清了多少事,而是你看轻了多少事。当你不喧嚣不吵闹,不困于心,不乱于情的时候,就真正成熟了。人的一生,不抱怨,是一种修养,不争辩,是一种智慧,不纠结,是一种心态。心态平和,做事中庸,这样的人是有福的,而性格偏激执拗的人往往生活不顺利,甚至惹来祸患。生活中,遇事别抱怨,做好自己。曾国藩任两江总督时,有人向他推荐了几个人才,其中一个是刘锡鸿。刘锡鸿文笔很好,下笔千言,善谈天下事,在当时很有名气。接见后,曾国藩认为,刘锡鸿“满腔不平之气”,恐怕不能长久。不久,刘锡鸿作为副使,随郭嵩焘出使西方国家,两人意见不和。刘锡鸿写信给朝廷,说郭嵩焘带小老婆出国,与外国人往来密切,有辱国家形象。郭嵩焘也写信给朝廷,说刘锡鸿偷了外国人的手表。当时主政的是李鸿章,与郭嵩焘关系密切,于是将刘锡鸿撤回,以后不再设副使。刘锡鸿对此十分怨恨,抱怨李鸿章大权独揽,列举李鸿章十大罪名。但当时朝廷正倚重李鸿章办外交,没有理会刘锡鸿。刘锡鸿气愤难平,变得更加偏激,常常对人出言不逊,抱怨命运捉弄,久而久之,同乡对他都渐渐疏远。以至于刘锡鸿设宴席请客,竟然没有一个人去,不久他忧郁而死。《荀子·荣辱》有言:“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这句话的意思是:有自知之明的人不抱怨别人,懂得命运的人不抱怨老天;抱怨别人的人必将无法摆脱困窘,抱怨上天的人必定无法立志进取。生存挺难,生活很苦。历经千帆岁月,无奈、伤痛、遗憾,总会在人生的路上不期而遇。当遭遇踉跄时,不要抱怨,一味地抱怨并不能给你带来快乐与成功;当处在低谷时,要学会多一分隐忍、少一分抱怨,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人生路上的种种不公与不堪。任他怨天尤人,我自安之若素。面对诽谤或谣言,不争辩,并不代表心虚理亏,而是因为内心无愧,身正不怕影子斜,人品端正无惧流言蜚语,总有一天时间会澄清一切。国学大师季羡林和臧克家去小饭馆吃饭,邻桌是一对母子,女人起身上卫生间。女人一走,孩子就大胆起来,站在凳子上伸手去抓桌上的花生米,脚下一滑,从凳子上摔下来,顿时“哇哇”大哭。季羡林连忙上去把孩子抱起来,并用手安抚孩子不要哭。可是由于摔得太疼,孩子哭声更大了。这时,女人从卫生间出来,以为是季羡林弄哭了孩子,很不客气地骂道:“你一个大人干吗欺负小孩?”季羡林没有还嘴,转身就回到原位。女人见季羡林不吭声,更加来劲:“要是我儿子受伤了,我跟你没完。”说完,就检查起孩子的伤情来。这时,周围的顾客指责女人的蛮不讲理:“是你的孩子自己摔倒了,这位先生好心帮你扶起他,你怎么能不问青红皂白就骂人呢?”女人羞了个大红脸。臧克家问季羡林:“你明明被人误解了,她骂你,你为何不还嘴?”季羡林说:“大家都看着呢,我何须解释。”季羡林真是好脾气。确实,如果他当场解释,会让人觉得他小气。很多时候,人在做,天在看,无须解释,清者自清,这是智慧,更是涵养。生活中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需要说清楚。然而比说清楚更重要的是:能承担;能行动;能化解;能扭转;能改变;能想自己,更能想别。理解你的人,不需要解释,不理解的人,解释也没用。这不仅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大智慧。喜欢不喜欢,错过或失去,都是人生的一部分,别把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耗费在胡思乱想的纠结中。但与其和过去的错误较劲,不如接受它、面对它、改变它。面对别人的不喜欢和拒绝,也要果断作出判断,退和进只在一念之间。佛说:爱莫过于己。有位诗人虽然写了许多诗,但一直没有名气,因此因为自己不被大众欣赏而十分苦恼。于是,诗人到寺庙和禅师诉苦。禅师听完,指着窗外的植物对诗人说道:“你知道那是什么花吗?诗人顺着禅师指的方向看去,然后说:“夜来香。”禅师又问:“它为什么叫夜来香呢?”诗人答:“因为它只在晚上开花。”禅师接着问:“那你可知,它为什么不在白天开花,偏偏是在晚上开呢?”诗人却沉默了。禅师笑了笑,说道:“在白天开放的花,是为了引人注目,供人观赏的,而夜来香之所以选择在晚上开放,不是为了得到赞美,也不是为了取悦别人,而是为了芳香自己。”生活中,很多人常常纠结于为什么别人不喜欢自己,融入不到他们的圈子,从失去了自我,委屈了自己。俗话说的好,一样米养百样人。不要总纠结于别人怎么看自己。道不同,不相为谋,一个人默默前行,有时候挺好!作家毕淑敏曾说过:“我们的生命,不是因为讨別人喜欢而存在的。不管遇到了什么事情,都不要委屈自己,该吃吃,该睡睡,过了今天,明天自然会来。与其纠结,不如放宽心态!爱咋咋地。世态繁扰,生活苦闷,不纠缠于无谓的烦恼,才能活得自在安逸。《素书》:忍辱,能避开祸患;让利,才能收获福报。在生命中,看似痛苦的事情,未必会真的让你痛苦;看似得意的事情,也未必真的会给你带来福报。当一个人不能看清这世间福祸相依的本质,只是由情绪主导自身,得之过喜,失之过忧,那么他的人生将会过得非常痛苦,无论遇见了什么,最后在他的手里,都会变为糟糕的模样。情绪对于人生来说,就好像也是一个“搅屎棍”,面对事情,它只会混乱自己的心智,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而对事情起不到任何好的作用。所以,一个人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局面,要抛开情绪,用情绪背后的理智状态,去面对人生所遇见的一切。在《素书》之中有这样一段话:见嫌而不苟免;见利而不苟得,此人之杰也。受到猜疑,而能不为自己辩解,不躲避;在利益当前,懂得不悖理苟得,能做到这一点,就可以称之为人中豪杰。遇到屈辱的事情,不要把自己活得太过于“清白”,学会承担一些,即便屈辱看似并不是多么好的事情;而遇到利益时,也不要急着揽入自己怀中,要想着退让一些,即便利益看似是美好的东西。因为任何事情的背后都有我们看不见的渊源,忍辱的背后是扩大自己的胸怀,而且人生福报和灾祸都是有定数的,在你忍辱的同时,自然也是另一种避祸。古代有一个乐善好施,精通医术的魏老先生,无论贫富他都给人治疗,对于十分贫困的病人,不但分文不取,反而送钱送药,与其说是行医,倒不如说他是行善。有一次,他上门给人看病,病人枕头旁边丢失了十两银子,他的儿子听信谗言,怀疑是魏老先生拿了,但是不敢当面去问,就拿了一炷香,跪在先生门前。魏老先生见了就说:“你为什么跪下?这个人就把丢失十两银子的事情告诉魏老先生,魏老先生这个时候说:“是的,我只是暂时应急,打算明天复诊偷偷还回去的,既然你问了,我就把这十两银子还给你吧,你不要跟外人说。”于是,老先生就把十两银子给了他,大家知道了之后,都评价老先生,说:“他一向品德高尚,怎么会有这样肮脏的行为呢?”于是,诽谤声议论声,声声四起,先生听后神态自若。后来这个病人痊愈,在自己家打扫房间时,在褥被下面找到了银子,这个时候才知道自己当初误会了魏老先生。于是父子两个一起来魏老先生家里,手捧着燃香跪在老先生面前,一五一十的说出了真相。老先生把他们扶起来,说:“这有什么关系,不要放在心上。这时,对方非常不解的问:“为什么那天您明明没有拿,却甘愿受侮辱之名呢?”魏老先生说:“我与你父亲都是相邻,我知道他勤俭爱财,当时又是在病中,如果知道丢了十两银子,病情一定会加重,甚至一病不起,所以我宁愿受点委屈,背点污名,也要让你父亲得知欣喜,病自然好起来。”从这一件事情之后,魏老先生的名声传的也就更开了。忍辱、让利,这都是平常人做不到甚至是不能理解的事情,但是这样看似违背常理的行为,背后却藏着真正的高尚风格和大智若愚的智慧,这也是《道德经》“上善若水”的道理。《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能承受国家的之屈辱,才能称之为社稷的君主,能承担国家的不祥之兆,才可以称得上天下的君王。一个人的伟大,并不一定是高高在上,反而是身处卑下之位,承担别人所承担不了的侮辱和痛苦,能承担多大的苦难和委屈,就能担负多大的成就和辉煌。一味追逐声名显达,高官清明,一旦做事不够公正,必然会有灾祸;一味贪图家业兴盛,一旦家业得到不够合理,就会损害自身。人生真正的好和坏,更存在于我们看不透的地方。所以,不要让情绪左右了自身,以理智的状态去对待所有的好和坏,才能让好变得更好,而改变坏的因素,逐渐趋向于好。古人云:“水静极则形象明,心静极则智慧生。”也就是说心就像水一样,只有静下来才能看透世间万物,才能滋长智慧。人生不如意的事情太多了,逃离不开只能接受。那么面对磨难的时候,如果不能泰然处之,自怨自艾,事情只会变得更糟。当我们面对外界时,心理一直是活跃的状态,不懂停止。而只有我们学会静下来,我们才能真实地感应到世界的存在。用王阳明的话说:“此心不动,随机而动。”禅宗理论认为:“当我们的心灵不被‘境’牵着走的时候,我们便处于定的状态下,在这种状态下,我们回到当主人的位置上,由是所生的便是智慧。”曾国藩曾因急躁不安,静不下来解决问题而苦恼。他想要改掉自己身上的坏习惯,用写日记的方式把各种坏毛病写下来,痛加责骂力求改正。可惜事后还是照犯不改,曾国藩没有一点辙。经过他的老师唐鉴的启发,他顿悟了。其实唐鉴只是告诉了曾国藩一个字,那就是:“静”。《庄子》认为,水静时可以清晰地照出胡须和眉毛,水静便形成明镜。圣人的心是平静的,就可以作为映照天地万物的明镜。曾国藩静下心认真反省,终于有所收获,明白了自己的毛病是好动不好静。自此,他专心以“谨言,修容,静坐”三件事下功夫。锻炼自己的自控能力。王阳明悟到的心学,强调心如明镜,不偏不倚,虚而应物,来之即照,往之不究。一个人内心只要有一种定见,就能坦然面对变幻莫测的人生际遇。王阳明先生50岁的时候,到达了他的心学的顶峰,系统地提出了“致良知”的核心理念。他说:“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良知是天植灵根。”在王阳明时代,像刘瑾为代表的是缺乏良知的人,中国历史上还有如秦桧,严嵩等人,他们共同的特点是无恶不作,丝毫没有良知。在他们的世界里,每天要和良知做斗争,失去了本心。日本企业家稻盛先生毕业之后进入松风工业公司工作。发明了新材料开发成品,获得大量订单,车间运用工作量巨大,供不应求,其中却有不尽心工作的工人。稻盛先生发现后辞退了此人,这人火速告到工会,展开批判声讨,众人高呼,义愤填膺。稻盛秉持正义和良知,并坚守正道。因为车间因为稻盛先生的正确引导,生意进展顺利。公司董事讲一个装满钱的信封给他,稻盛先生拒绝了,他拒绝的理由是:为客户着想,让伙伴获得成长,这是他坚守正道的信念。稻盛先生有我们古代伟大哲学家王阳明先生的正义和良知。从小具有强烈的正义感,见不得违背良心的不公平的事情。近年来稻盛先生应邀到中共中央党校讲,演讲时提到京瓷公司发展持续发展壮大,理由是公司有正确且明确的经营哲学。全体员工理解和接受,把经营哲学变成自己的东西团结一致共同努力。那么这种哲学是什么呢?就是把‘作为人,何谓正确?’当作判断一切事物的基准。换种说法就是王阳明的致良知,如此而已。“致良知”三个字把几千年的中国优秀文化串联了起来。就是把良知发挥到极致,每件事情都要从“不虑而知”的良知出发,去应对,去处理。一个人只有静下心来才能坐而悟道。他强调当初参悟心学时,受各种因素影响,注意力不能集中,受到各种事情的牵绊,这多是与人的欲望有关。所以要先学会静坐,认真思虑,反思自己。静坐这一方式来源佛家的“禅坐”与道家的“坐忘”,是佛家和道家门徒的必修课。静坐在儒家也有。孔子的弟子颜回就经常静坐。在静坐中培养自己的心性,并得到孔子赏识。静坐不仅能让人扫去一天的忧愁和烦恼,也会让人的心情更加沉稳和安定。王阳明在静坐中,获得了许多感悟,参透了很多真理,明白了心学的真谛。但是他更强调静坐之后的自我反省。每天你在忙碌的生活中疲惫追赶生活的脚步,没有时间安心想想你的生活过得怎么样?而你正是需要给自己的心灵上一节静态课。下班之后,不妨关掉手机,在安静的房间,放一段优美的音乐,回味你的生活……慢慢你会发现意外的惊喜和收获。每个人内心都应该是善良的,都有自己的良知,这是我们人生的指明灯。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阳明心学的精髓大抵如此。其实为善去恶不仅仅是我们日常生活所谓的多去参加实践活动,多去做对社会有益的事情。真正的意义应该是基于实践活动的心理活动的改变,因为只有内心改变了,才会真心实意去做对社会有益的事情。同时你需要审视自己的行为习惯。看看自己哪些方面做得不够好,哪些方面违反了道德的意愿,告诉自己可以战胜。确定自己的内心和目标后,接受身边人的监督,循序渐进地改进,慢慢你会发现自己没有了以前错误的想法,心中没有了恶意,充满善意,重新找回了良知。大胆找回内心良知吧!非宁静无以致远。如何才能进入静的境界?不要轻易起心动念。水流任急境常静,花落虽频意自闲。把心放在静处,荣辱得失,哪一样能左右你?土地不如德行,财物不如仁义。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只有保持良知,才能有良好口碑传世,才能在有限能力范围内创造出无限人生价值。共勉!作者;青苗

相关推荐

推荐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