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发布,提出“打造‘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升级版”,“支持各级各类学校和机构开发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竞争优势的专业课程、教学管理模式和评价工具”。而早在5年前,拥有丰富国际教育办学经验的枫叶教育集团董事长任书良博士就提出,教育是传承文化的载体,在中国本土大地上办教育,不管何种形式,都不能脱离本土文化之根,国际学校的课程也必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中国特色和中国精神。
为此,枫叶教育集团组织中外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历时5年,研发出具有浓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和红色基因的“枫叶世界学校课程”,并于2020年9月在枫叶教育集团各学校的高一正式实施。
找准结合点,中华传统文化融入课程与教学
“枫叶世界学校课程”包括英文学术课程、中文学术课程、汉语语言课程和英语语言课程四大板块。面向外籍学生,枫叶国际学校在汉语语言课程中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浸润中国文化为目标,通过分级授课,帮助外籍学生高效掌握汉语,了解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相关语料和教学内容在分级教材中占比达到76%,从基础语言常识到古今语言文学,从浅层的民俗文化到深层的中国精神、中国智慧,形成一套螺旋上升、层层递进的中国语言与文化知识链,向国际学生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实现汉语语言教学与中国文化传播的多维融合。
针对母语非英语的学生,特别是中国学生,英文学术课程中融入了大量中国元素,如中国文学、历史、时事等,既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贴近时事热点,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丰富的素材,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双语思维能力。
如何找到各学科课程与中国元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点?枫叶国际学校在课程设计时注重建立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关联,凸显时代性特点。
中国是世界上天文学起步最早、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对众多天文现象进行观测,留下了非常丰富的观测资料。在高一年级地理课的教学中,专门以近年来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为背景,设置了“宇宙探索与发现”模块,以“辉煌的中国古代天文学”为例,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天文学发展历程,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同时通过地理观测和实验、地理调查和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地理课程中还设置了“维护海洋权益”等板块,介绍我国海岸线、海岛、领海等情况,让学生学习《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增强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意识。
在历史课上,教师还设置了“历史,开讲啦”课前演讲环节,比如有学生结合“淮海战役”一课,用生动的表演还原人民群众用小车运送物资的场景,阐述“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历史学科还在作业形式上进行创新探索,比如在学完“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一课后,教师设计了“与古人对话”作业,要求学生选择1—2位古代先贤,采用访谈、书信、诗歌等不同表现形式与古人对话,让古籍中的人物和文化鲜活起来,也让学生增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
为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在语文课上,教师别出心裁,让学生以自己名字中的汉字为核心进行诗词创作,要求融入姓名出处、性格特点和自己对未来的期待,就这样,学生个体(姓名)与古诗词灵动地结合起来了。又比如,讲完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后,语文教师设计了以“筑梦”为主题的活动,让学生尝试在15分钟内围绕民族之魂、家国之铭、求学之路三个方向,创作一首“江城子”,并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解读。类似这样的活动,让学生热情高涨,不知不觉中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开设“领事课程”和“周邓班”,加强价值引领
在枫叶国际学校的高中部,除了普通高中的学科课程外,还专门设有“领事课程”,其核心目标是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促进学生基本道德规范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接受国际课程教育的过程中,他们会自发形成一定的群体特征。根据这一现实情况,学校设计出高中“领事课程”总体框架:高一重在引导学生从心理认知、情感态度、文化思维、学业追求等方面转型,重在规范行为、强化习惯、激励志趣,让学生学会自理自立,学会与人相处和安排学习;高二通过规划课程、社会实践活动和社团活动,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逐步提升学术能力;高三帮助学生明晰选择方向和目标大学,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国际规则意识等,为个体未来发展注入可持续的力量。
在不同年段培养目标的指引下,学校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和故事出发,或设计外出研学活动,或设计榜样引领活动,或设计生涯规划指导活动,融情境体验式课程、公益服务类课程、创意创新类课程为一体,通过学生个体真实的体验,实现课程的价值引领和人格培养目标,激发学生实现理想的强烈愿望和行动力。
2002年4月,经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周恩来邓颖超研究中心决定,大连枫叶国际学校正式成立“周恩来班”和“邓颖超班”(以下简称“周邓班”),如今,在大部分枫叶国际学校中,都设立了“周邓班”。学生从初一或高一的下学期,凭借过硬的学习成绩、社会活动表现等向校委会申请,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才能获得面试机会,而后经过严格的评选审核,才有希望在初二进入“邓颖超班”,或在高二进入“周恩来班”。通常每个校区初高中的二、三年级中只设一个“邓颖超班”和“周恩来班”,人数在30人以下。
“周邓班”旨在以伟人精神激发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引导学生把远大理想与个人抱负、家国情怀与人生追求熔融合一。对于很多枫叶国际学校的学生来说,“周邓班”的竞争不只是学业生涯上的一次考验,更是对人生理想的一次自我审视。学生经历的每一个考核项目,既是在积累成长的能量,也是在传递青年的担当。
2019年“七一”前夕,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在革命圣地井冈山举办了全国民办学校党建特色项目交流会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大连枫叶国际学校高中校区的“创建‘周恩来班’,培养兼具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精英人才”项目,被评为全国民办学校首批“党建特色项目”,学校被评为“全国民办学校党建特色项目建设基地”。
开展课外活动,厚植爱国主义精神和家国情怀
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活动相互配合,才能形成高效的育人系统。枫叶国际学校的校园活动丰富多彩,每年各校都会组织全体师生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如参观遵义会议纪念馆、遵义红军烈士陵园、旅顺日俄监狱、关向应纪念馆、深圳东江纵队纪念馆等。
除此之外,枫叶国际学校还有一些校园文化活动颇具特色。
校园快闪:凝固的赞歌。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五四运动102周年,枫叶国际学校高二年级的中文美术课向课外延伸,组织策划了以“凝固的赞歌”为主题的纪念五四运动校园快闪活动,引导学生鉴赏雕塑艺术,让学生通过“快闪”形式设计活动方案,以自身为媒介来表现,在美术与情感、美术与文化、美术与生活、美术与其他学科的紧密关联中,升华爱国情怀。
汉语艺术节:厚植爱国情怀。学校一年一度的汉语艺术节,全体在校师生穿着或佩戴中国风服饰参加开幕式,以传统书法、绘画、诗词大赛等为主体的传统文化大集,引导学生鉴赏传统文化之美;诗歌朗诵、歌舞表演、汉服表演、演讲、合唱、戏曲、话剧、快板、相声、武术、书法等文艺汇演节目,在形式创新的同时注重保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核。每年中秋节,教师带领学生绘制、创作手工灯笼,将诗词、谜语等写在灯笼上,挂在校园里,一起营造、感受中华传统节日的独特氛围。
汉语戏剧节:播下文化自信的种子。汉语戏剧节是枫叶国际学校的传统校园文化活动,也是深受学生欢迎的校园经典活动之一。在高一年级下学期,主要介绍戏剧的基本常识及戏剧鉴赏入门训练;高二年级下学期侧重与经典文本深入对话,大胆质疑;高三年级让学生进行剧本创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将西方有代表性的戏剧篇目穿插其间,如上海枫叶国际学校开设“戏中人”戏剧专题,鼓励学生利用东西方经典元素展开个人创作。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厚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设计中外经典文学作品的对比阅读、中外艺术课的融合等诸多形式,在学生心中播下文化自信的种子,通过学生亲身体验和感悟,达到固本培元、凝心铸魂的教育功能。
(作者分别系大连枫叶教育园区教科研中心主任、上海枫叶国际学校中方课程校长)
《中国教育报》2022年03月04日第10版
作者:杨梅 阮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