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算命的地方前十名(皇宫中最神秘的一个机构)

钦天监是古代的官方部门,负责天文观测和历法计算的机构,历代王朝都有不同的名字。历朝历代都有专门观测天文现象的人,东汉时期,天文学的最高官员是太史令,分管天文台和明堂。天文台台长是灵台丞,有四十二名助手,分别负责观察星象、太阳、风向、天气、雨水、时间和...

北京算命的地方前十名(皇宫中最神秘的一个机构)

  钦天监是古代的官方部门,负责天文观测和历法计算的机构,历代王朝都有不同的名字。历朝历代都有专门观测天文现象的人,东汉时期,天文学的最高官员是太史令,分管天文台和明堂。天文台台长是灵台丞,有四十二名助手,分别负责观察星象、太阳、风向、天气、雨水、时间和钟声,还有一个“舍人”,负责家务,分工极其细致。元代以前,天文机构的人员编制基本相同,元代的天文组织称为太史院,下设三局:推算局、测验局和漏刻局,共70人。到了明初,天文学组织中有两个分支,即“司天监”和“回回司天监”,司天监之后改为了钦天监,设天文、漏刻、大统历和回回历四科,而回回历科只负责将观测计算结果提供给大统历。都知道,中国古代的天文机构是皇家性质的,太史令等官员往往是由皇帝亲自任命的。历法编撰和占星术,是天文学机构的两大任务,而天文学家和占星家有时又是一回事,因此,天文官员享有许多特权。例如:清朝法律特别规定,钦天监官员犯罪应从轻处罚。在古代,人们相信世界上发生的所有灾难,都会被天空的变化提前警告,所以,自人类社会诞生以来,就有了天文现象的观测。古埃及根据太阳和天狼星同时在地平线上升的情况,确定了尼罗河的汛期。两河流域即当今伊拉克最壮观的建筑物,是天象观测塔。然而,中国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绘制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象图。因此,从夏、商、周到明清,中国都有部门和人员观测天空,预测天意。钦天监负责天文、气象、历法、推演等工作,它弥补了太阳、月亮、星星与天气变化之间的差异。自唐朝以来,这个名字已经改变过很多次。唐代,秘书省设立了秘书监,下设两个部门:一个是着作局,另一个是钦天监前身太史局。周武元年,朝廷将太史局改为浑仪监;景云元年,唐睿宗改为太史监,后又称太史局;乾元元年,肃宗将太史局改为司天台,这是单独设置此部门的开始。此后,钦天监官员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督察一人,职级从三品(唐代新著《正三品》),全台官阶在九品以上的官员有60多人。宋代司天监,仍然沿用前朝旧制,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改称太师院。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又称司天间,三年后改为了钦天监。虽然,此时的官阶和组织略有变化,但是,官职却与唐宋相同。到了洪武十四年,钦天监的首领改为正五品,一人一任,二十二年,后改任官督、副督,使得钦天监一直延续至清末。中国天文历法的改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西方教士来华,他们中大多数以天文学闻名。崇祯二年(1629年),在徐光启的监督下,在北京东部的长安街设立了西历局。清朝时期,汤若望和南怀仁被任命为朝廷官员,南怀仁死后,许多西方牧师在钦天监工作。清朝有两位天监:一位是满族,一位是西方人,都是五品官员;左右督察和副督察都是西方人,六品官员;另有五个人是六品官员,都是汉族。之后,到了中华民国时期废除了钦天监,中央天文台负责钦天监的事务。汤若望是继利玛窦之后又一位著名的明清传教士,为传教来到中国。崇祯三年(1630年),徐光启准备修改新历法,将汤若望从西安调往了北京,成为徐光启在历法局的助理。他不仅是天文学家,而且,还擅长机械制造,帮助崇祯皇帝制造了一门威力强大的“红夷大炮”,在抗清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到了崇祯十七年,在王朝更迭的大动荡中,他坚持留在北京。同年六月,多尔衮率领清军进入北京,并下令居民迁出北京以安置军队。随后,汤若望写信请求保护,从而受到清政府的礼遇,他的教堂、三千卷书和修改后的崇祯历法,都保护得很好。清政府上台后,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建立一个新的历法来取代前一代的历法,多尔衮命令朝廷官员负责修订新历法。当时,朝廷官员用中国传统的大统历法和回回历法,预测后天象发生的时间与实际时间有很大差距,影响了新王朝在人民心目中的威信。对此,多尔衮非常不满,便召见汤若望询问技术问题。通过对同年八月日食时间的测定,揭示了三种历法的优缺点。汉代历法与回族历法的时差,分别为两刻钟和四刻钟,而“新西法”的计算结果一点也不差。之后,清政府立即采纳了新的西方历法,多尔衮为其赐名为《时宪历》。不久,汤若望接任钦天监正。能算出历法的人,在当时被认为是懂得占星术的人,受到官员和民间的崇拜。从汤若望到清朝道光年间,钦天监官员都任用了西方传教士。但是,在一些小说与影视作品中,作家与导演们加入个人情感,钦天监不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掌观察天象,推算节气,制定历法。更是除魔驱邪,为皇室排忧解难的学道之人。例如《大头绿衣斗僵尸》中的钦天监,这些作品中的钦天监更类似林正英饰演的道士角色,只不过钦天监是为皇室效命的罢了。参考资料:【《汤若望与中国天历》、《中国古代天文学思想》、《清钦天监职官制度》】

相关推荐

推荐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