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文“两大原因导致兄弟之国不能和平共处,乌克兰唯一的前途是芬兰化”,我们谈到了芬兰化这个问题。芬兰实在太不容易了!受挪威统治六百年,受沙俄统治108年,与苏联磕磕碰碰27年后,其领导人终于认清了形势和国际现实。忍辱负重、忍忍忍,是芬兰1944年会的最准确描述。也许有人说这样做窝囊,我却要说这才是小国的智慧,这才是真正地为了国家好。从1944到1956年,芬兰做到了忍辱负重,硬生生地成为:在欧洲的苏联邻居中,唯一的没有加入某个阵营的国家。既和西方保持友好,又让苏联放下了心。曼纳海姆(冬季战争芬方统帅,1944—1946任总统)被誉为“现代芬兰之父”的巴锡基维。曾经说过如下这段话,可以说概括了芬兰和苏联的定位问题。现实的俄罗斯的邻居们真该好好看看。现代芬兰之父巴锡基维的话巴锡基维生于1870年,卒于1956年,享年86岁。1917年芬兰才从沙俄独立,因此,巴锡基维也是生于沙俄时代。在“冬季战争”前,他和冬季战争的芬方统帅曼纳海姆一样,都主张接受苏联的要求。关于曼纳海姆我们稍后会专门介绍。对于曼纳海姆和巴锡基维这两位沙俄时代的芬兰人,他们对于沙俄(苏联)的实力以及民族性格都非常了解。特别是巴锡基维,他说了一段非常重要的“与苏联如何做邻居”的话,这段话真该值得现代很多人的留意,他说:我国与伟大的东方邻国苏联的关系,是芬兰对外政策中主要的和决定性的因素。这是我们对外政策的基本问题。我们必须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它维系着我国人民的未来……苏联,主要是在芬兰的安全性方面有兴趣,而这些安全利益优先于苏联可能在其外交政策上的任何其他野心。巴锡基维(1946—1956年任总统)他的政策相应地基于这样的假设,只要在我们地区没有威胁苏联的安全可能,我们将能在芬兰的独立和民主的基础上与苏联继续保持关系……承担反苏同盟的前哨角色将永远对芬兰有着致命的危险!因为在这样的位置上,我们将永远是第一个在大国冲突事件中被占领的国家,但我们没有能力去影响战争是否发生、和平是否能到来(含义是无论是否战争还是和平,我们说什么都不算数)或和平问题上的决策……严禁反苏人物在政坛上生存,曼纳海姆的自我流放也与此有关后人很难理解芬兰人为何会让自己的民族英雄曼纳海姆在1946年去国外生活、亡故在洛桑。其实,这是曼纳海姆和巴锡基维等领导人,为了民族、国家的前途的自我牺牲。1944年9月,曼纳海姆和苏联签订协约前后,就允许芬共合法存在。其后,芬兰根据1946年的《巴黎和约》,解散了一切法西斯组织、反苏团体。同时诸如前总统吕蒂、前总理唐纳等4人进行了抓捕判刑,因为资料语焉不详,我手头能找到的资料也不多。芬兰10马克银币吉科宁像(1956-1982年任总统)唐纳是芬兰第一大党社会民主党的主席,曾任总理。他生于1881年,卒于1966年,享年85岁。1945年被抓捕、1946年2月被判刑5年半,3年后被提前释放。同时,对苏联敌视、反苏的政治人物不能执政、不能进入政府。例如1958年秋,苏联认为新成立的联合政府有反苏的可能,为抗议联合政府采用召驻回芬兰大使、冻结贸易交往等方式要求芬兰做出选择。四个多月后,以社会民主党为核心的联合政府宣布下台。1966年后,也就是持反苏立场比较强硬的唐纳去世后,社民党领导层才改变了对苏政策,最终,该政党才被允许进入了政府。之前,社会民主党成员做议会的议员虽然也是政坛,但不负责行政执行。行政执行才是最根本的领域。不仅在政治上如此,在书报刊等媒体上、文化艺术创作上,也禁止含有反苏倾向的作品出现。在冷战比较强盛的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甚至有人说,在芬兰评价一本书的好坏的前提标准是有无反苏思想。为此,西方和亲西方的国人对此愤恨不已,他们认为这种做法剥夺了知情权,也就是让后人们对沙俄、苏联的“罪恶”被有意识的忽略了。但是当时苏联很强大,芬兰为了自保坚定地执行了这一政策或说潜规则。科伊维斯托(1982-1994任总统)苏联为了试验芬兰不反苏的意志,1947年警告芬兰加入马歇尔计划就是敌人(因为马歇尔计划的要求就是授权国远离苏联,最终芬兰选择不加入该计划)、1958年发动寒夜危机、1961年发动照会危机,除了这些,各种小威胁咱们就不用介绍了,也介绍不过来。这在很多人看来纯粹是苏联欺负人。但巴锡基维和后继总统吉科宁采取的方式是忍忍忍。苏联转变态度开始支持芬兰走向西方,简评东欧集体加入北约很正常1948年《苏芬友好互助条约》签订,芬兰重要的保证就是不在本土之外作战,当然条件是苏联不能干涉芬兰的内政。包括斯大林在内的苏联领导人,对芬兰进行多次考验后认为:芬兰执行中立政策的态度是真的,芬兰对苏联的安全威胁很小。有了这样的认识,苏联也逐步支持芬兰向西方靠拢,但为了以防万一,芬兰再次做出保证:芬兰不会和其他国家合谋或进攻苏联;芬兰受到他国入侵时,苏联是否援助要由芬兰决定或双方协议决定;芬兰保证不介入大国竞争,保持中立。阿赫蒂萨里(1994-2000任总统)经过10年努力,芬兰执行中立化政策是否是真心得到苏联的肯定后,苏联将波卡拉租界区还给芬兰。之后,芬兰逐渐向西方靠拢。1955年,芬兰加入北欧议会;1956年,加入联合国。1961年,加入欧洲自由贸易联盟;1973年,加入欧盟前身欧共体。在与西方交好的过程中,芬兰在吉科宁(1956—1982年任总统)带领下坚决执行中立化政策,在历次事件中,芬兰都不表明态度。1982年后,芬兰国内的舆论开始西转,原因很简单就是苏联经济实力下降了,芬兰如果想更好地发展,需要更多地转向西方。既然经济开始西向,那么,随着那谁的钱就向着谁、就觉得谁好的普遍心理,芬兰的中立化开始偏西。其实这个很正常,正如许多人都拿东欧的集体反俄说事儿,这个很正常。都是因为物质利益,物质利益引导经济利益变化,这也是为什么美国总喜欢用经济制裁的原因。经济制裁真的没用吗?有的人腰带子瘪了,就会发牢骚:好好生活不好,跟美国叫什么板呀。物质利益很重要,但不要为了钱丢了命随着人们对“二战”“冷战”的淡忘,许多中立国都开始转变方向。正如我在“东欧31年背离俄罗斯简史:时代变了,世间已无中立国”一文中所说的那样,现在的人都是向钱看,越来越多人为了所谓的财富而忘记了危险。因为反苏而被判刑的唐纳所在的社会民主党,其党员自1982年后连续任总统30年。即使不当总统了,现任37岁的女总理也是社会民主党。随着苏联的解体,唐纳主导的社会民主党同样也改变了曾经的某种宣示。理由也很容易理解,苏联都没了。哈洛宁(2000-2012任总统)目前,芬兰的“中立化”确实存在危机。包括总统、总理在内的一些政府高官也公开认为芬兰有权加入北约,同时也有43%的芬兰民众支持加入(2022年2月19日的一项所谓民调)。其实,对于政客和民调也不要太较真儿。说什么没用,付诸行动才算数。在西方即使是总统、总理说,也并非不可改变。特别是现实的案例的教训。乌克兰的案例告诉我们,这一想法很危险。来之不易的78年和平、不东不西的发展环境一着走错就会满盘皆输。俄罗斯的经济就是在弱,他却有谁也惹不起的军事实力。美国遥远,俄罗斯则是近邻。当苏联强大的时候,芬兰的中立化下略偏向苏联;苏联消失后,芬兰的中立化下略偏向西方也很正常。但不正常的则是:与西方混得时间长了,别真的忘记了现代芬兰三位领导人的“经验之谈”:因为几百年的被蔑视,因为数次被围殴,因为寒冷,俄罗斯这个国家既强大又敏感,甚至也可以说他很多疑,但那怎么办呢?一个民族的性格是很难改变的。邻居是搬不走的,你只能适应。尼尼斯托(2012至今任总统)现代这个世界,有时候小国在努力也永远无法打败邻居,这种情况你能怎么办?当他觉得你要对他的安全产生威胁的话,要么赶紧给出行动解释,要么准备挨揍,这就是乌克兰悲剧给我们带来的经验教训。美国完胜1948,2022会如何?西柏林只是半座城,而今却是欧洲别人行你为啥不行?芬兰800年,从不共戴天到中西桥梁波兰乃北约东扩30年里极力构造的样板间,当今欧洲已无中立之地
78年什么命(1944到1956年)
上一篇:78岁今年的命运如何九月份(老爸78寿辰有感)_重复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