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出生的是什么命(宋丹丹英达分手24年)

前段时间,有个关于英达的采访网络热度很高。视频中,英达神采飞扬地告诉记者,他的小儿子英如镝(巴彦)有望作为国家冰球队队长,带领中国队出征2022年冬奥会,言语中满是自豪。英如镝是英达和宋丹丹离婚后,与新任妻子梁欢生的孩子。这个小儿子从小热爱冰球运动,...

2008年出生的是什么命(宋丹丹英达分手24年)

  前段时间,有个关于英达的采访网络热度很高。视频中,英达神采飞扬地告诉记者,他的小儿子英如镝(巴彦)有望作为国家冰球队队长,带领中国队出征2022年冬奥会,言语中满是自豪。英如镝是英达和宋丹丹离婚后,与新任妻子梁欢生的孩子。这个小儿子从小热爱冰球运动,早早就在该领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那段采访视频下,有人祝福,也有人感慨:“相比之下,英达和宋丹丹的儿子巴图,就显得普通多了……”演戏、录综艺、直播带货,虽然每一步都很稳,但好像一直都“不温不火”。英达两个儿子的巨大差异,让无数网友纷纷感叹:“都是英达的儿子,为啥一个向左,一个向右,走出了南辕北辙的节奏?”“天才少女”武亦姝的妈妈曾说:“每一个优秀的孩子,都不是横空出世的奇迹,而是有迹可循的因果。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根,在父母。”纵观巴彦和巴图的成长轨迹,我们就能发现,两人“同父不同命”的背后,其实藏着3个亲子关系的真相。缺爱的家庭,是孩子心里永远的伤宋丹丹和英达离婚后,曾在一档节目中讲过关于巴图的事情。那时候,年幼的巴图经常哭着要爸爸,但英达的回应却冷酷而绝情。他说,离婚了就最好不要联系,因为他不知道小儿子愿不愿意和另一个孩子分享父爱。十多年来,英达从没去看过巴图,甚至最疼爱巴图的爷爷英若诚去世,英达都没有告诉过他。被亲生父亲冷酷拒绝和漠视,成了巴图心里最深的痛。巴图开始变得很敏感,甚至成了学校里的“问题孩子”。宋丹丹几乎每周都会被老师请到办公室“喝茶”。很多父母都会惊诧于孩子为何性情大变,却不知道,大多数“问题孩子”的背后,都是童年缺爱留下的伤。曾在知乎上看到过一个话题:缺爱的家庭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一位心理专家给出了5个典型的缺爱家庭模型:1.缺乏家长的积极关注。2.缺乏家长的陪伴或关爱。3.家长无视孩子的独立性。4.缺乏家长必要的指导。5.缺乏家长的情绪抚慰。专家还说,这些缺爱的家庭养育出的孩子,常常会出现冷漠、孤独、自闭等11种心理问题:他把这种现象叫做“情感剥夺”。从小被“情感剥夺”的孩子,或终其一生都在寻求被爱,或一生都很难与别人维持亲密关系。最近刷屏全网的摄影师鹿道森,就是一个典型的被“情感剥夺”的孩子。他那封5000多字的绝笔信,让十几万网友看得泪流满面。作为留守儿童,他从小就被寄养在亲戚家。父母长期在情感上的忽略,在他心里种下了“我就是多余”的念头。后来,他被接回了家,但情况反而更糟了。父亲脾气暴躁,会因为他不会做一道数学题而一脚踹在他身上。母亲焦虑、控制欲强,常常会以“为你好”之名,强迫他做很多自己不喜欢的事。成年后,鹿道森也感觉父母只关心自己挣了多少钱,很少过问自己到底过得好不好,累不累。这个家,没有让他感受到爱和温暖,却给了他无数冷漠、暴力和无休止的争吵。罗曼·罗兰说:“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将变成黑夜。”那些童年缺爱的人,就像永远无法靠岸的小船,一直在风雨飘摇中寻找着能温暖一生的港湾。都说幸运的人,用童年去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去治愈童年。一个缺爱的家庭,就是孩子心里永远的伤。每个优秀的孩子身后,都有父母爱的托举梳理一下英如镝的成长轨迹,你很难不赞叹他的优秀。9岁就以出色的表现,拿下北美冰球少儿世锦赛的MVP,2019年,他在大陆冰球联赛中,成为第一个进球的中国球员。2020年,他成功入选国家男子冰球集训选拔名单,并将在2022年代表国家参加冬奥会。人人都在羡慕他的光芒万丈,却不知道这耀眼的背后,离不开英达的倾力培养。2002年,在北京职工月平均工资只有1700块钱时,英达却花了3万元的天价培训费,让儿子接受了系统的冰球训练。冰球常被称为“贵族运动”,每年的训练费、参赛费、装备更新等开支加起来,至少要40万元左右。正是英达倾尽全力的栽培,才得以让英如镝一路开挂式地成长。而反观巴图,虽然不那么光芒万丈,但他也有自己的直播事业和一个温暖甜蜜的小家。他一直在以自己的节奏努力前行着,竭尽所能,不疾不徐。他健康成长的背后,同样离不开宋丹丹的一路守护。宋丹丹曾说,儿子温暖善良,为人真诚朴实,他是自己最好的作品。法国诗人彭沙尔说:“有爱慰藉的人,无惧于任何事物。”无论多艰难的人生,在爱里长大的孩子,永远都有一种温暖人心的力量。还记得那个感动全网的“外卖宝宝”吗?这个可爱宝贝叫霏儿,现在已经3岁了。别看她小小年纪,却是“全网最忙”的孩子。上午,她会去菜市场帮妈妈卖猪肉;中午和下午,她会陪着爸爸去送外卖;晚上在家,她会收拾屋子,把家里的碗洗得干干净净。这个小小人儿,获得了全网380多万粉丝的怒赞。但看了霏儿的家庭情况,你就会发现她的温暖治愈,都有迹可循。霏儿的爸妈是最普通的一对父母,但他们却给了女儿一个充满爱和温暖的家。他们不愿意女儿成为留守儿童,所以宁愿带着她送外卖、卖猪肉,也要陪伴她成长。爸爸每天早上给霏儿做营养早餐,给她扎好看的小辫。霏儿过生日,妈妈给她买漂亮的小蛋糕,一起给她唱生日歌……生活虽然辛苦,但他们给了女儿一路的欢笑和无数美好的回忆。正是他们全身心投入的爱,才让小霏儿成长为治愈全网的“微笑天使”。作家张德芬曾说:“小时候被爱,是一个人一辈子的铠甲。”深以为然。父母爱的守护,是孩子走向卓越的康庄之路,也是孩子一路乘风破浪的动力。那些优秀的孩子背后,往往都站着倾尽全力托举的父母。爱的尽头,其实是“和解”日本著名女企业家和田加津曾说:“一个优秀的孩子,绝不仅仅是成绩优异,更重要的是健全的人格。”简直不能再认同。生活中,大多数孩子终究无法成为学霸,但拥有健全的人格会成为他们安身立命的根本。北大教授丁延庆,曾经因为一段吐槽女儿的视频上了热搜。丁教授6岁能背《新华字典》,现任北大博导、副教授,他的爱人也是北大毕业的高才生。但他们的女儿不但学习谈不上优秀,还有点“鲁钝”。丁教授夫妻俩每天拉着女儿疯狂学习,可女儿的成绩却毫无起色。一系列打击之后,他们终于接受了这个残酷的现实:北大教授的孩子,也可能是“学渣”。作家刘继荣有一篇名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的文章,曾引爆网络。她在文章中说,女儿成绩一直处于班级中游,也没有拿得出手的兴趣爱好。没想到后来,女儿在班里“我最喜欢的人”的活动投票中,因豁达、热情、友善的特质几乎全票当选。刘继荣这才发现,自己这个“普通”的女儿,原来也有闪闪发光的一面。女儿还告诉她:“当英雄路过的时候,总得有人坐在路边鼓掌。妈,我只想做一个坐在路边鼓掌的人。”看着女儿淡然的脸庞,刘继荣突然就释怀了,也终于和女儿的“平凡”和解。如果父母与孩子的和解是一场必然,那孩子与不完美的父母和解,则是一场自我救赎。作家麦家小时候被人欺负了,不但没有得到父亲的保护,反而被脾气暴躁的父亲打歪了鼻子。麦家非常愤怒,从此开始怨恨父亲。他连续17年没和父亲说话,后来去参军,写信回家,开头也永远是“母亲,你好”。他的改变,源于2008年汶川那场大地震。地震发生后,麦家和阿来、杨红樱赶去灾区救援。一路上,他们遇到无数因妻离子散而痛哭流涕的老人。在直面生死的那一刻,麦家突然发现,自己和父亲多年的僵持是多么的幼稚可笑。与父母的战争,即使胜利也是满身伤痛。多年的心结终于打开,他选择了主动和父亲和解。导演北野武曾说:“我们终有一天,要学会和自己、和这个世界达成和解,无论它在你看来是美丽或丑陋。”确实,无论是与孩子的平凡,还是与父母的不完美和解,本质上其实是我们与生活的和解,以及与自己的和解。我们的父母,可能没有那么完美,但他们对我们的爱,却没有条件,毫无保留。我们的孩子,也许学习不那么优秀,但谁能就此断定,他的人生就一定不幸福?放下完美的执念,接纳生活的真实。这才是关于亲子关系类问题最好的答案。作者:陌菲,时尚期刊和多篇10万+新媒体作者,一手写亲子教育,一手写人生百态,文风可犀利、可温情。

相关推荐

推荐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