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楚动人的意思(楚楚动人的意思)

司马迁有云:‘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先秦时期有三个成语制造大国:即楚国、宋国、郑国楚国自称是祝融后裔,崇拜太阳神以及玄鸟,最早以凤凰为图腾。商时不被重视,武丁时期被赶到南方荆地,但其一直认为是华夏后裔,且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先。据记载楚的祖先是颛顼帝,最早直系祖先是季连。荆地生活久了,...

楚楚动人的意思(楚楚动人的意思)

  司马迁有云:‘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先秦时期有三个成语制造大国:即楚国、宋国、郑国楚国自称是祝融后裔,崇拜太阳神以及玄鸟,最早以凤凰为图腾。商时不被重视,武丁时期被赶到南方荆地,但其一直认为是华夏后裔,且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先。据记载楚的祖先是颛顼帝,最早直系祖先是季连。荆地生活久了,便会沾染蛮夷风气,因此早期楚风彪悍。武王伐纣时号令八方诸侯,楚国随之相应,因其势力薄弱领地微小不被重视,分封诸侯时只得了子爵,且周王压根不给予楚国子爵的待遇。楚酋长前来朝见周王室也只是被用作巫师或佣人,压根没有进入周王殿的资格。后来楚国因不被重视就不再朝奉,周王见此就讨伐楚国。楚地崎岖,昭王在伐楚时落水而死,后世便松懈了对楚的控制。周恒王时,楚王熊通因为势力强大起来了,再也不能忍受子爵的爵位以及中原王朝对楚国的不认同,由于极强的自尊心以及极敏感的自卑心,熊通直接自立为王称为蛮夷,不再与中原为伍。后世各个时期的楚王励精图治终于不可一世成为整个东方大地最为强盛的国家,但因文化因素始终被各国调侃。楚国战国时期经过与中原王朝不断地交流与融合,商业与文化越来越发达,因此也造就了与中原王朝类似又不相同的优秀文化,而各个时期因楚王而造就的也是数不胜数。宋国的开国君主是微子启,为商朝后裔,他背叛了商王受因此被武王分封于旧商之地殷邑,商后期民风开放商业手工业发达,故宋人善于经商;而当时正值农耕文化盛行。又因为是商朝后裔,周各大诸侯遵循周文化,与商文化不大相符,为了表示自己的正统性想来各大诸侯也不会承认商朝的制度以及文化、生活方式。大概是这几个缘由固老会被其他中原各诸侯黑化,又或者是因为商人喜欢到处走动被各诸侯的人们所熟悉。郑国是第一个成就霸业的,郑庄公时期敢于与最强大的周王室硬钢,不仅仅是因为实力更是因为地位。郑国能出现这么多成语的原因大概可能因为其地处中原腹地,且最早出名吧!郑国南接许蔡,西近周王室,北邻晋卫,东合宋陈。接壤的这些国家都是王公侯爵,地位甚高很是受社会重视,因此郑国得以闻名。郑国第一代先祖为周厉王之子宣王之弟恒公,之后便是武公庄公。郑庄公时就成就了春秋小霸的地位,开启了诸侯称霸的时代。下来我们说说关于楚国的那些成语筚路蓝缕,以启山林:驾着简陋的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出处:《左传·宣公十二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子革: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楚楚动人:形容美好的样子引人怜爱。出处:《诗经·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巫山云雨:原指古代神话传说巫山神女兴云降雨的事。后称男女欢合。出处: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序》:“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百里穿杨:比喻善射者,也形容箭法或枪法十分高明。出处:《史记·周本纪》:楚有养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楚国有一个名叫养由基的人,擅长射箭,他距离柳树一百步放箭射击,每箭都射中柳叶的中心,百发百中,左右看的人都说射得好,可是一个过路的人却说:“我擅长射箭,可以教他该怎样射了。”养由基听了这话,心里很不舒服,就说:“大家都说我射得好,你竟说可以教我射了,你为什么不来替我射那柳叶呢!”那个人说:“我不能教你怎样伸左臂屈右臂的射箭本领;不过你有没有想过,你射柳叶百发百中,但是却不善于调养气息,等一会疲倦了,弓拉不开,箭是歪斜的,一箭射不中,就会前功尽弃。”刻舟求剑:人的眼光未必与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同步,也比喻办事刻板,拘泥而不知变通。同义词:楚人涉江。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察今》)自相矛盾:一个人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一致。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莫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众皆笑之。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亡羊补牢: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战国策·楚策》:“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真挚的感情足以打动人心。也比喻意志坚强能克服一切困难。汉刘向《新序·杂事四》:“熊渠子见其诚心而金石为之开,况人心乎?”买株还珠:椟:木匣;珠:珍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有个楚国人把珍珠装在木匣子里,到郑国去卖。有个郑国人认为匣子漂亮,就买下木匣,把珍珠退给了卖主。比喻取舍不当,抓了次要的,丢了主要的。朝秦暮楚:比喻人反复无常。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有的诸侯小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退避三舍:比喻对人让步,不与相争。春秋时,晋国同楚国在城濮(在今山东鄄城西南)作战,晋文公遵守以前的诺言,把军队撤退九十里。舍:古代行军三十里为一舍。画蛇添足:比喻做多余的事,反而弄巧成拙。楚国有人请人喝酒,酒少人多,大家约定:在地上画蛇,谁先画好谁喝酒。一个人先画成,左手拿过酒准备喝,同时用右手为蛇画脚,并说:“我还能给蛇画脚呢!”脚还没有画完,另一个人把蛇画好,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么给它添上脚呢?”于是拿过酒一饮而尽。楚庄王一鸣惊人: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同义:一飞冲天出处:《韩非子·喻老》:“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淳于髡是齐人的赘婿。身高不足七尺,聪明机智擅长辩论,多次出使诸侯国,从未受过屈辱。齐威王统治时,喜欢话里有话,爱好过度享乐彻夜饮酒,沉沦不改,把政务委托给卿大夫。文武百官荒废乱政,各诸侯国同时侵犯,国家存亡危在旦夕,齐王左右的人都不敢进谏。淳于髡用隐语对齐威王说:“国家里有只大鸟,停驻在大王的庭院里,三年不飞又不鸣,大王知道这鸟是为什么吗?”齐威王说:“这只鸟不飞就罢了,一飞直冲云霄;不鸣就罢了,一鸣震惊国人。”于是就诏见各县令七十二人,奖赏一人,诛杀一人,发兵出城,各国诸侯感到惊恐,都归还齐国被侵占的土地。齐王的声威持续了三十六年。绝缨之宴:楚庄王宽以待人,饶恕调戏嫔妃的下臣唐狡,得到唐狡的拼死相报。比喻宽以待人、心胸开阔终能赢得人心。问鼎中原:用来比喻有私心,想占据所有,企图夺取天下。春秋时楚庄王北伐,并向周使臣询问九鼎的重量,大有夺取周朝天下之势。公元前606年,楚庄王熊旅借伐陆浑之戎之机,把楚国大军开至东周的首府洛阳南郊,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即位不久的周定王忐忑不安,派善于应对的王孙满去慰劳。庄王见了王孙满,劈头就问道:“周天子的鼎有多大?有多重?”言外之意,要与周天子比权量力。王孙满委婉地说:“一个国家的兴亡在德义的有无,不在乎鼎的大小轻重。”庄王见王孙满拿话挡他,就直接说道:“你不要自持有九鼎,楚国折下戟钩的锋刃,足以铸成九鼎。”面对雄视北方的庄王,善辩的王孙满先绕开庄王的话锋,大谈九鼎制作的年代和传承的经过,最后才说:“周室虽然衰微,但是天命未改.宝鼎的轻重,还不能过问啊。”庄王不再强求,挥师伐郑,以问郑背叛楚国投靠晋国之罪。止戈为武:不用武力而使对方屈服,才是真正的武功。出处:《左传·宣公十二年》:“非尔所知也。夫文,止戈为武。”楚国大夫潘党,劝楚庄王把晋国军人的尸体堆积起来,筑成一座大“骨髅台”,作为战争胜利的纪念物,留给子孙后代看,借以炫耀楚国的武力,威慑诸侯。楚庄王却不同意这种做法,他说:“战争不是为了宣扬武功,而是为了禁止强暴,给百姓带来安定的生活。从文字组成上讲,这个‘武’字是由‘止’和‘戈’两个字组成的,‘止戈’才是‘武’!止息兵戈才是真正的武功。武功应该具备七种德行:禁止强暴、消除战争、保持强大、巩固基业、安定百姓、团结民众、增加财富。……这七种德行,我一种也没有,拿什么留给子孙!……晋国的军卒为了执行国君命令而战死的,他们也没有什么错。怎么可以用它们的尸体做京观呢?”楚国的军队按照楚庄王的命令,到黄河边祭祀了河神,修筑了一座祖先宫室,很快就班师回国了。北郭先生:指隐居不仕的人。出处:《韩诗外传》卷九载,北郭先生却楚庄王之聘不仕。《后汉书·方术传·廖扶》载,廖扶感父以法丧身,惮为吏,终身不仕,时人因号为北郭先生。箕帚之使:持箕帚,以供扫除之役。借作己妻之谦称。《韩诗外传》卷九:“楚庄王使赍金百斤聘北郭先生,先生曰:‘臣有箕帚之使,愿入计之。’楚材晋用:本国的人才外流到别的国家工作。出处:《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虽楚有材,晋实用之。”意思是说楚国的人才跑到晋国,受晋国的重用。优孟衣冠:优孟:楚国著名的演杂戏的人,擅长滑稽讽谏。比喻假扮古人或模仿他人。出处:《史记·滑稽列传》记载:楚相孙叔敖死后,儿子很穷。优孟穿戴了孙叔敖的衣冠去见楚庄王。楚庄王受到感动,封了孙叔敖的儿子。楚灵王熊围楚王好细腰:楚灵王偏爱细腰之士,“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就是指他。所以朝中一班大臣,把一日三餐减为只吃一餐。然后起床整装,先要屏住呼吸,然后把腰带束紧,扶着墙壁站起来。等到一年后,满朝文武官员脸色都是黑黄黑黄的了。南桔北枳:比喻环境对人的影响。出处:《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晏子出使楚国。楚王听到这个消息,对身边的侍臣说:“齐国善于辞令的人,现在要来,我想要羞辱他,用什么办法呢?”侍臣回答说:“当他来的时候,请让我们绑着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大王问:‘是干什么的?’回答说:‘是齐国人。’大王问:‘犯了什么罪?’回答说:‘犯了偷窃罪。’”楚王请晏子喝酒,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公差两名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来。楚王问道:“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回答说:“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楚王看着晏子问道:“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东西的吗?”晏子离开了席位回答道:“我听说这样一件事: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是枳树,只是叶相像罢了,果实的味道却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呢?水土条件不相同啊。现在这个人生长在齐国不偷东西,一到了楚国就偷起来了,莫非楚国的水土使他喜欢偷东西吗?”楚王笑着说:“圣人是不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找倒霉了。包藏祸心:心里暗藏着害人的主意。出处:《左传·昭公元年》:“小国无罪,恃实其罪;将恃大国之安靖已,而无乃包藏祸心以图之。”春秋时,郑国是一个小国,楚国是大国。郑国想与楚国结交,以便依靠它与别国抗衡。为了实现这个目的,郑国大夫、郑国王穆公的孙子公孙段决定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楚国高官公子围,通过联烟来结交友好。在鲁昭公元年的春天,公子国带了很多的人马来郑国迎亲,这显然怀有不测之心。郑国大夫有个叫子产的人对此十分警惕,坚决不让公子围进入郑国京城。郑国派主管接待的官员子产去对楚国迎亲的人说道:“我们郑国都城狭小,容纳不下你们那么多的随从,请你们在城外郊区举行迎亲仪式吧!”公子固当然很不满意,就派大官员伯州回答子产道:“婚礼怎么好在郊外举行?我们临来时已经在楚庄王、楚共王神庙里祭告过,如果在城外迎亲,这岂不是对我们楚国的羞辱?再说,这对郑国也不体面。对我们这些楚国大臣来说,更是耻辱,回国以后,恐怕都无法再继续做官了。所以贵国的安排我们不能接受,还请您考虑一下。”子产却板起面孔,非常庄重地说道:“我们郑国国小,但这并不是我们什么人的错误。而如果只依赖大国而自己不加防备,那才是错误。我们本想郑楚联姻后,在我们遇到危难时能得到贵国的保护,可是你们却带了坏心思来打我国的主意,我们能不警惕吗?”这样,公子国和楚国大夫们知道郑国早有了准备,便只好答应不带兵甲进城迎亲。最终,因为子产的机智,郑国才免于一场被灭亡的灾难。秦楼楚馆:泛指歌舞场所,多指妓院。春秋时期,秦穆公的女儿弄玉特别擅长吹箫,秦穆公特地为她修建了一座凤楼,也叫秦楼,弄玉在此楼吹箫作乐。楚灵王特别好色,修建了章华宫,挑选全国最漂亮的女子住在那里,供他玩乐。后人称章华宫为楚馆。卖国求荣:出卖国家利益谋取个人利益。楚灵王准备侵略蔡国,陈国使臣报告先君病死公子留即位。陈侯的三子公子胜与太子偃师的儿子公孙吴前来报告公子过与司徒招合谋杀害太子偃师而立公子留。楚灵王立即派兵去讨伐公子过,司徒招杀了公子过,卖国求荣献陈,结果被发配东海。比肩接踵:人很多或接连不断。春秋的时候,齐国的国相晏子,名婴,字平仲,身材矮小,但是极有口才。有一次,晏子出访楚国。楚王仗着楚国国势强大,对齐国的使臣很不礼貌,一见晏子,竟然傲慢地问道:“你们齐国难道没有人了,怎么派你这个矮子来呢?”晏子答道:“我们齐国的人民比肩继踵而在,张袂成阴,挥汗如雨,怎说没人!”楚王又问:“那为什么打发你来呢?”晏子答道:“我们齐国的规矩是:体面能干的使臣,出访上国,去拜见才高德重的君王,而像我这样没有能力的人,就只好派到这里来见你了!”楚王本想讽刺嘲笑他,想不到反而被讥讽,自讨没趣。尾大不掉:旧时比喻部下的势力很大,无法指挥调度;现指机构庞大,指挥不灵出处:楚子城陈、蔡、不羹。使弃疾为蔡公。王向于申无宇曰:“弃疾在蔡何如?”对曰:“择子莫如父,择臣莫如君。郑庄公城栎而宾子元焉,使昭公不立。齐桓公城谷面真管仲焉,至于今赖之。臣闻五大不在边,五细不在庭;亲不在外,羁不在内。今弃疾在外,郑丹在内,君其少戒。”王曰:“国有大城,何如?”对曰:“郑京、栎实杀曼伯,宋萧、毫实杀子游,齐渠丘实杀无知,卫蒲、戚实出献公。若由是观之,则害于国。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十一年》)削足适履: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合鞋的大小;不合理地迁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出处:刘安《淮南子·说林训》:“夫所以养而害所养,譬犹削足而适履,杀头而便冠。”楚宣王虚心纳谏:楚宣王十七年,任命昭奚恤为令尹,江乙进言:“有个宠爱自己狗的人,狗向井里撒尿,邻居看见了,想到他家里去告诉他,却被狗堵住门咬。现在昭奚恤常常阻挠我来见您,就像恶狗堵门一样。况且一有专说别人好话的人,您就说:‘这是君子啊!’便亲近他;而对爱指出别人缺点的人,您总是说:‘这是个小人。’便疏远他。然而人世间有儿子杀父亲、臣下杀君主的恶人,您却始终不知道。为什么呢?原因在于您只爱听对别人的称颂,不爱听对别人的指责呀!”楚王听后说:“你说得对,今后我要听取两方面的言论。”狐假虎威: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一》:“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宣王问群臣说:“我听说北方地区的诸侯都惧怕昭奚恤,果真是这样吗?”群臣没有能回答上来的。江乙回答说:“老虎寻找各种野兽来吃。捉到一只狐狸,狐狸对老虎说:‘你不该吃我,上天派我做百兽的首领,如果你吃掉我,就违背了上天的命令。你如果不相信我说的话,我在前面走,你跟在我的后面,看看群兽见了我,有哪一个敢不逃跑的呢?’老虎信以为真,于是就和狐狸同行,群兽见了老虎,都纷纷逃跑,老虎不知道群兽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却以为是害怕狐狸。现在大王的国土方圆五千里,大军百万,却由昭奚恤独揽大权。所以,北方诸侯害怕昭奚恤,其实是害怕大王的军队,这就像群兽害怕老虎一样啊。”楚怀王惩羹吹齑:鉴于以往的教训,遇事过于小心。屈原在任楚国官员时,面对日益强盛的秦国,主张联合齐国共同抗秦。但他的主张遭到统治者反对。楚怀王听信谗言,罢免了屈原的官职。后来顷襄王又把屈原流放到外地。屈原在悲愤之余,写了许多诗篇。《九章·惜诵》中有“惩于羹而吹齑兮,何不变此志也”的诗句。无功受禄:没有功劳而得到俸禄。泛指不出力而接受报酬。战国时各诸侯国之间经常互相攻伐,赵国凭借武力不断侵犯楚国。此时楚国人杜赫来见怀王,声言他能说服赵国跟楚国和好。楚怀王非常高兴,准备把杜赫封五大夫,然后派他前往赵国。大臣陈轸知道了这件事,向楚王献计说:假如杜赫不能完成跟赵国通好的使命,大王授给他五大夫的爵位,这岂不是无功受禄了吗?楚怀王听陈轸说得有理,便问:那你说该如何办?陈轸说:大王最好以十辆兵车,派杜赫去赵国,等他完成了使命,封为五大夫。楚怀王采纳了陈轸的计策,用十辆兵车送杜赫去赵国。杜赫见楚怀王不提封爵之事,十分生气,干脆拒绝出使赵国。于是陈轸向楚王说:杜赫不接受出使赵国的使命,这正表明他心怀鬼胎,他的目的是想骗取爵位,现在见大王不给爵位,他就干脆不去了。雪中送炭:大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别人急需的时候给以帮助。故事说的是战国时期,楚国正值岁末冬天,到处下起了鹅毛大雪,天寒地冻。楚怀王叫人在宫殿里点上炉火,烧得旺旺的,又穿上厚厚的皮大袄,还是觉得身上发冷,直打寒战。突然,他沉思了一会儿,良心有些发现,设身处地,不免想起了他的臣民们:我把炉火点得这么大,身上还穿着这么厚的皮袄,竟然仍然很冷,那我的子民们既没有炉火烤,又没有皮袄穿,岂不是更冷得难以忍受?这时的楚怀王心情非常之好,也显得非常慷慨,于是颁下旨令,给全国的贫苦百姓和游客送去取暖的木炭。人们在得到君主送来的燃料后,很是高兴,也非常感动,十分感激楚怀王,都称赞他是位好国王。这就是“雪中送炭”典故的最初由来。楚考烈王树上开花:“三十六计”之一。亦比喻将本求利,别有收获。战国时,楚考烈王膝下无子,赵国士人李园,为人颇有心计,他了解到楚王的情况后,不由想出一招移花接木、树上开花的计策来:李园有个非常美丽的妹妹,他本来想把妹妹献给楚王的,又担心他们生不出儿子而得不到宠信,他就先让妹妹暗地里嫁给楚宰相春申君,等到妹妹同春申君交合而有了身孕后,李园就唆使妹妹跟春申君说:“你就楚国相位已有二十年了,楚王对你比亲兄弟还好。但如果楚王去世后,别人继承王位,你就没有这么富贵了。我现在已有身孕,但别人不知道的,如果你把我敬献给楚王,生下儿子后,楚王肯定以为儿子是他的,这样,我们的儿子将来一定能继承王位,你我不就永享富贵了吗。”。春申君听从了李园妹妹的话,设法让她做了楚王的贵妃,并在不久后果然生了一个儿子,被楚王立为太子。楚王死后,李园担心春申君泄露这个天大的秘密,为了灭口,就派杀手杀了春申君及其全家,这样,李园妹妹与春申君所生的儿子顺应地当了楚国的王君,即楚幽王。反客为主:日常生活里,客人与主人位置倒置,客人的行为、举止俨然是主人,而主人反而就了客位。比喻要化被动为主动,掌握主动权。在楚考烈王死后,李园害怕事情败露,在宫门外设下伏兵,趁春申君入宫觐见,途经棘门时将其杀害。春申君一族随后被满门抄斩。[1]李园继任令尹把持朝政近十年。楚汉争霸时期四面楚歌: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楚汉交战时,项羽的军队驻扎在垓下,兵少粮尽,被汉军和诸侯的军队层层包围起来,夜间听到汉军四面都唱楚歌,项羽吃惊地说:“汉军把楚地都占领了吗?为什么楚人这么多呢?”揭杆而起:《史记·陈涉世家》:“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后用“揭竿而起”泛指人民起义。陈胜起义后自称陈胜王,号张楚。成立张楚政权。拔山扛鼎:举起重鼎。形容力气很大。《史记·项羽本纪》:“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又:“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楚界汉河:楚、汉相争中双方控制地区之间的地界与河流。后常比喻战争的前线。除了以上这些,诸子百家还有很多好玩的故事值得我们去欣赏,不仅仅有《史记》,《韩非子》,还有《吕氏春秋》等。

相关推荐

推荐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