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察为明的意思(察察而明的意思)

作者:杨本枢普通百姓理解的《道德经》系列文章之七十五“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大意是,如果国家的行政手段比较温和,不走极端路线,那么老百姓就会心地淳朴;如果国家的行政手段以干预为主,百姓的行为都在制度框架内,那么老百姓的淳朴之心就会消失。此句话用了四个叠...

察察为明的意思(察察而明的意思)

  作者:杨本枢普通百姓理解的《道德经》系列文章之七十五“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大意是,如果国家的行政手段比较温和,不走极端路线,那么老百姓就会心地淳朴;如果国家的行政手段以干预为主,百姓的行为都在制度框架内,那么老百姓的淳朴之心就会消失。此句话用了四个叠词,运用对比的手法阐述两种不同的行政手段形成的截然不同的治理效果,由此产生了不一样的民风。“闷闷”的词义较多,有沉闷、郁闷、憋闷、闷声不响等等。此句中取闷声不响的意思,行政手段如果用闷声不响来形容,那会是什么样的措施呢?我认为,可以用老子一直推崇的一个词形容,即“无为”。老子说,“太上,下知有之。”国家有君主,国家有行政措施,但是,这些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却让百姓感觉不到,是“闷声不响”地实施,只有无为的治理手段可以做得到。“察”的本意是仔细看,有观察、察看、考察、明察秋毫等等。“察察”指洁净的样子,有个词语叫察察为明,意思是以苛察小事来显示精明。用察察形容行政手段,说明政令繁多,把百姓的行为都纳入到制度框架内,百姓受到很大的制约。“缺缺”取缺少的意思,百姓缺缺,缺少了什么呢?缺少了淳朴之心,在各种制度的框架内行走,百姓都变得比较精明,很有智慧,“智慧出,有大伪”。王弼对此的解读就是“立刑名,明赏罚,以检奸伪,故曰察察也。殊类分析,民怀争竞,故曰,其民缺缺也。”老子并不赞成“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的治理模式,老子说过,“不尚贤,使民不争。”社会有了竞争,就会有奸诈、伪作出现,淳朴的民风就会消失。“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大意是福祸相依,有谁知道其政闷闷的极致在哪里?其政闷闷本身没有极致,因为任何事情一旦到达临界点就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这就是过正就会变邪,过善就会变恶的原因。长久以来,人们总是不明白这个道理,迷惑其中。这段话是在解释“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之间的辩证关系。老子使用了“福祸相依”的道理说明事物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如果把福用在“闷闷”上,把祸用在“察察”上,我们就会发现,现实社会中,国家的治理手段没有纯粹的“其政闷闷”,也没有纯粹的“其政察察”。两者是相伴而生的矛盾体,在“闷闷”的政治中必然要有“察察”的治理手段,在“察察”的治理中必然会有“闷闷”的政治思想和原则,这样的治理才能够实现国泰民安的理想。行政治理最忌讳什么呢?就是矫枉过正,就是不会把握治理的“度”。关于对立统一原理的运用,老子在第二章就详细、大量地阐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些语言都是在说明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性质。只不过第二章是在描述事物的自然属性,本章是在阐述政治属性,但是,老子最后得出的结论却很相似,都是提升到君主治理的政治高度。第二章的结尾写到,“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本章的结尾是:“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曜。”大意是,所以,圣人的表现都是内方外圆,清廉不伤人,直率不放肆,有光芒不耀眼。“方”主要指圣人治国有主见,有见识。“割”是“割裂、割断”。这里主要指圣人治理国家有方的一面,即能够坚守原则和治国的核心理念,但是,具体的治理手段不生硬、不损伤百姓利益,政令具有连续性,是柔性管理。“刿”本义指刺伤、割伤,此句中应该指廉洁的政令不要伤害百姓。这里应该理解为度的把握问题,这样就可以和上文中的“福祸相依”呼应。这几句话可以结合第41章“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第45章“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塞,静胜热,清静以为天下正。”来理解,效果会更好。58章通行本原文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政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曜。老子《帛书》甲本原文【其政閔閔,其民屯屯。】其正(政)察察,其邦夬(缺)夬(缺)。(禍),福之所倚;福,(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无正也?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人之迷也,其日固久矣。是以方而不割,廉而不刺,直而不紲,光而不曜。】

相关推荐

推荐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