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云: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这是《道德经》第十四章中的一部分。这一章节主要说的是“道”的一些表现形态。从开始的“视、听、搏”而不得,说明了“道”是不可以通过感官去感知的。后面接着又表达了大道的一些存在形态。老子虽然想要表达出大道的一些表现、却又同时表达了一种无能为力的感觉:那就是大道超越了人的认知,是不可以去直接感知的。我们从老子留给我们的文字中去感知。“其上不皦,其下不昧。”这是对比的一句话。皦,是明亮、清晰的意思。昧,是晦涩、阴暗的意思。文字里虽然从“上下”两个角度、“皦、昧”两个层次去感知,却明确告诉了我们:大道无上无下、无明无暗。之所以用了这两个对比,是让我们抛弃它们。大道没有上下左右、没有明暗清浊。“绳绳兮不可名。”绳绳兮,如绳子一样没有固定的形态,或曲、或直、或扭、或绷。大道就是如水一样(第八章)没有自己的固定的形态。这里出现了“名”。整部《道德经》,“名”之一字出现的时候很少。第一章中的“名可名非常名”,体现的是通过对天地万物的认知、从而可以去认知万物,“名”代表的是实践。这里的“不可名”,指的是无法去表达、定义、做出明确的解释。事实上确实是这样的。如果“道”可以直接认知、明确的讲解出来,那就不需要一部《道德经》去反复地说明了什么是“道”。正因为道是不可以“说道”的,所以才反复不断的去解释,期待人们理解。“复归于无物。”意思是,对“道”的理解,回复到“无物”的层次上。“无物”,有两层意思:一是不是说没有物,而不是不能将“道”物化。二是对“道”的认识,要脱离具体的物。道是形而上的,超越物的存在;而物是形而下的。虽然大道是通过物来体现它的存在和作用,但我们在认识的时候,是需要超越物。这就是“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这里,老子又提出了一个词“惚恍”。这个词我们生活中时常会遇到。一个人状态与日常不一样的时候,表现为心不着于物、不知道在想什么的时候,我们就说“惚恍”。大道给人的感觉,就是这个样子的。因为它没有具体的状态、没有固定的形象,因而将此定义为“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这句话里与“其上、其下”一样,虽然有首、后,恰恰说明了无首、无后。大道存在于天地之间,没有上下、没有明暗,同样没有前后。它是浑圆的存在,无上无下无左克右无行无后。它时时在我们的前面,也一直跟着我们,不曾远离。也就是说,大道一直与我们同在。“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这四旬话,既是老子认知观的表达,更是方法论的体现。这四句话的大体意思:用以前对大道的体验,为解决当下时事的需要。能够觉知、掌控以前的规律性的东西,就是大道在世间的规则。这句话里有一个“始”,不是“开始”的意思。大道无始无终。这段文章是表达抽象的东西。我能感觉到,老子在描绘“道”的时候,也是比较为难的。因为要把一个没有具象的东西、用具象的词语去表达出来,这本身就是矛盾的。但是又不能不说。因为“道”一直存在,参与所有的事物,“无不为”。因为“道”是没有自己的意志的,它是“无为”的,因而,我们无法觉知它。但是,最后的“是谓道纪”,又明确的告诉了我们:我们是能够遵循道的。以此给我们树立信心。【待续】——学习传统文化,增长人生智慧。欢迎关注知本学社。我是宗财。
大道无形什么意思(道不可言 大道无形)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