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的时间是怎样算的王德峰(平和校长万玮)

看点成长意味着认知升级,掌握了认知的节奏,也就把握了教育的节奏。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校长万玮,在今年寒假中层培训会的演讲中,分享了他的观点和感悟。他认为,认知的节奏包括浪漫、精确、综合三个阶段。浪漫中的理想主义和想象力,精确中的模型思...

八字的时间是怎样算的王德峰(平和校长万玮)

  看点成长意味着认知升级,掌握了认知的节奏,也就把握了教育的节奏。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校长万玮,在今年寒假中层培训会的演讲中,分享了他的观点和感悟。他认为,认知的节奏包括浪漫、精确、综合三个阶段。浪漫中的理想主义和想象力,精确中的模型思维和工程思维,以及综合中的包容与生态,都蕴含着认知升级的法门。新学期伊始,相信这篇文章对大家如何认识教育的节奏,如何自我成长都会有所助益。文丨万玮编丨Zemira“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这是英国数学家、哲学家、教育理论家怀特海《教育的目的》中的名言。我刚走上教师岗位时,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教育的目的》中另一个影响深远的观点,来自于这本书的第二章“教育的节奏”。怀特海认为,人的智力发展有三个阶段,循环往复,分别是:浪漫、精确、综合。大体而言,人的童年以及青春期是浪漫的,充满了不切实际的幻想;成年之后踏入社会,需要脚踏实地,逐渐变得精确;到了中年,对很多事情有了更深的感悟,不再简单以是非对错来作判断,这就是综合了。我将其看做是认知的节奏。我们初识一个人,凭第一印象对其有模糊而朦胧的认知;相处一段时间之后,对这个人的秉性脾气会有客观准确的了解,其间会发生很多故事,产生纠葛与裂痕,出现误解和矛盾;最后通过激烈思想斗争或戏剧化转折,前嫌尽释,和好如初,革命情谊在考验后得到巩固。上海平和双语学校校长万玮成长就是认知升级。就如何利用这种认知的节奏来指导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我来谈谈我的理解。浪漫浪漫的本质是一种神秘与不确定,具有艺术的美感,因而充满期待与幻想。《麦田里的守望者》作者塞林格在其小说《破碎故事之心》里写过一段话“loveisatouchandyetnotatouch”,指一段爱情中最浪漫的部分,是即将开始而尚未开始。塞林格推而广之,当我们开始一段伟大旅程的时候,最浪漫的部分,就是即将开始,而尚未开始。关于“浪漫”,我谈自己很有感悟的两点,一是理想主义,二是想象力理想主义作为国际课程的一种,IBDP课程广受追捧,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其理念闪烁着理想主义的光芒。例如,IB明确提出培养十种品质,分别是:勇于探究(Inquirers)学识渊博(Knowledgeable)善于思考(Thinkers)擅长沟通(Communicators)坚持原则(Principled)思想开放(Open-minded)富含爱心(Caring)勇于尝试(Risk-takers)平衡发展(Balanced)勤于反思(Reflective)在实践中,IB确实也是这么做的。今天许多做课程创新的教育者都会去从IB的理念中汲取灵感。做教育需要理想主义情怀。一个理想主义者不一定能成为好的教育者,但没有理想,一定不会是好的教育者。理想主义者通常有两个特征:1.第一个特征是立志,立大志《乔布斯传》最后一章里有一段自述:我的激情所在是打造一家可以传世的公司,这家公司里的人动力十足地创造伟大的产品。其他一切都是第二位的。当然,能赚钱很棒,因为那样你才能够制造伟大的产品。但是动力来自产品,而不是利润。斯卡利本末倒置,把赚钱当成了目标。这种差别很微妙,但它却会影响每一件事:你聘用谁,提拔谁,会议上讨论什么事情。斯卡利是一位营销天才,在加入苹果之前,他是百事可乐总裁,在他任上,百事可乐成为与可口可乐并驾齐驱的品牌。乔布斯挖斯卡利的故事非常传奇,在与斯卡利会面时,乔布斯发出了猎头史上的惊天一问:“你是想卖一辈子糖水,还是跟着我改变世界?”斯卡利成了苹果总裁之后,与乔布斯在经营理念上产生了巨大分歧,后来他反客为主,竟然将乔布斯赶出苹果,这是后话。我们再看另一个人,他出生于1971年。8岁,每天阅读10小时,把小镇上图书馆的书读完了,读完整本百科全书;9岁,父母离异;12岁,开发了视频游戏Blastar,赚取了500美金;14岁,读《银河系漫游指南》等一系列科幻小说,遭遇校园霸凌,明确了拯救人类的人生使命;18岁读大学;24岁和朋友创业Zip2公司;28岁,出售Zip2获得了2200万美元,创办了互联网银行X.com;29岁,X.com与Confinity合并,成立Paypal;31岁,出售Paypal股份获得2.5亿美元,创立SpaceX公司来建造火箭;33岁,投资特斯拉;38岁,发布了首款特斯拉ModelS;42岁,发布“Hyperloop”超级高铁的概念设计;46岁,创立隧道公司TheBoringCompany;2025年,火星殖民计划启动,前往火星的票价目前定为20万美元……大家应该都知道这个人的名字——埃隆·马斯克。埃隆·马斯克马斯克的志向在一般人看来简直匪夷所思,国内有人送他一绰号“美国贾跃亭”。然而这些年,他一步步走来,梦想竟一步步实现。这么多人不理解他,嘲笑他,只能说明,地球不配拥有他,他是“来自星星的你”。2.第二个特征是发心,发善心我在很多次演讲中引用过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的经营理念,大家知道稻盛和夫最核心的经营哲学是什么吗?有人曾经向稻盛和夫当面咨询,中国企业家是应该向欧美企业家学习,还是向日本企业家学习。稻盛和夫回答说,在术的层面应该向欧美学习,在道的层面,则应该向日本学习。而道,应该向中国传统哲学去寻找。当被追问,这个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道究竟是什么时,稻盛和夫平缓地说出四个字——敬天爱人。稻盛和夫企业经营理念的代表作是《成功的真谛》。读这本书时,我有一种错觉,仿佛读的是中国哲学,或者是一本中国大家族的家训。读小章节的标题,“利他精神”,“动机至善”,“因果报应”,“满招损,谦受益”,“心怀感激”等词汇充斥其中,这是一位在企业经营中把中国传统哲学运用到极致的日本企业家。有人说,这些理念不稀奇啊,我都懂啊。我怎么事业无成?那是因为你并没有真正践行这些理念,稻盛和夫说:“理念这种东西,如果领导者本人不相信,而是从别人那里借来的,是一文不值的。我们没有必要把经营理念想得那么高深。理念可以很简单,自己从心底相信才能称之为理念。”稻盛和夫想一想我们自己,当遇到困难时,要做出决策时,不得不采用雷霆手段时,多大程度上遵循了“利他精神”、“动机至善”?有人说,我自身都难保了,我哪里还能考虑他人?这其实是一个思维习惯的问题。宋代以后,中国儒生必读的一本入门级读物叫《大学》。大学开篇就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紧接着就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就是《大学》最核心的“三纲八目”。我们做所有事情之初,要“诚意正心”,然后修身。修身的结果是,再也不需要刻意追问发心,发心就是至善。北大教授李零曾在他的书中描述过这样一个场景:有一次,在三联书店二楼的咖啡厅等人,顾客除我,只有一伙年轻男女,在隔不太远的另一张桌子上,好像是开会。他们高谈阔论,话题是药品生意。其中一人说:“卖药就要卖“治不好病”的药——准确地说,是专治那些根本就治不好,但患者希望治好,而其实还是治不好病的药。比如风湿、乙肝,肯定治不好,正是因为治不好,这样的药才特别好卖,不管多贵,都有人买。不错,你说这样做不道德,但我只是违反普通人的道德,并不违反商业道德。普通人的道德,只有等你赚到李嘉诚的地位才能讲……”这样的人,缺的就是“诚意正心”这一课。他们即便短期成功,也必不长久。想象力我曾经想如果有一天退休了,该去干什么,后来觉得写小说或者电影剧本可能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我经常做有意思的梦。一边做梦,一边赞叹,这个故事真是太精彩了,现实世界里的人根本想不到。要是能发明一个方法,在半梦半醒之间,把故事记下来就好了。因为清醒后再记录,只能抓住一些只鳞片爪的碎片。我最近就做过一个神奇的梦,具体内容忘记了,依稀记得梦的结构。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个三维的物体,从正面看是圆形,上面看是三角形,侧面看是长方形,这样的物体是什么样子,想象得出来吗?我的这个梦就是这样的。它应该是一个侦探故事,把这个故事中的主要元素提取出来,按时间倒序排列,成为一个不同的符合逻辑的故事,旁观者看到的却是不同的元素,组合起来又是另一个全新的故事。那么,真相到底是什么?听着就很有意思是不是?其实我们每个人生来就有想象力,遗憾的是,随着年岁的增长,想象力逐渐丧失,只能偶尔在梦中出现。前两年有一位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横空出世,他在《人类简史》中提出,人类的祖先智人之所以能够崛起并统治地球,正在于其拥有其他物种所不具备的一项能力——虚构。现代社会的诸多概念,诸如金钱、国家、企业、宗教等,都是想象的共同体。哲学家马克斯·韦伯说,“人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世界的本质是虚空,然而人类却把生活过得有声有色,所依靠的就是想象力。丹尼尔·平克《全新思维:决胜未来的6大能力》一书中提出,随着人工智能崛起,未来人类的右脑思维将会越来越重要,因为左脑负责理性,理性的部分很容易被人工智能所取代,而右脑负责感性,很难被替代,具体表现为6大能力,即三感三力,分别是:设计感、娱乐感、意义感和故事力、交响力、共情力。故事力指,有故事要会讲故事,没有故事要会编故事;交响力就像作曲家创作交响乐一样,能够把不同的器乐不同的声部组合成美妙的主题和谐统一的音乐;共情力则是理解他人和别人产生共鸣的能力。以上这些都需要想象力。《世界是平的》一书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提出一个观点:今天的世界,不再按照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划分,而是应该按照想象力,划分为高想象力国家和低想象力国家。而且,按照他的看法,所有人也应该这样划分,要么是高创新,富有想象力的人,要么是低创新,缺乏想象力的人。托马斯·弗里德曼弗里德曼列举了三种思维方式:工匠、侍者和新移民。工匠是一种精神,把事情做专业,成为专家;侍者则体现了一种灵活性,弗里德曼有一次在餐厅用餐,侍者给他非常好的体验,他愉快地给了侍者很多小费;新移民人生地不熟,必须调动全部聪明才智,才能安身立命。对照一下,很多人的思维连工匠都做不到,更不要说侍者与新移民了。在金鼎平和教育综合体项目组成立后的第一次会议上,我提到现在的商业综合体为了吸引人流,都要体现“社交”的功能,甚至要有一些网红打卡的景点。营销特别需要想象力。现代营销学奠基人西奥多·莱维特写了一本书《营销想象力》,在书中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1900年伦敦的一家报纸刊登了一则英国著名探险家欧内斯特·沙克尔顿爵士的招聘广告,广告很短,只有49个字,但是广告一登出,立刻应者云集,这则广告是这么写的:招募男士参加冒险旅行。工资很少,环境严寒,数月不见天日,危险四伏,可能无法全身而退。成功之日,光荣和赞誉纷至沓来。这就是一个具有想象力的广告文案。莱维特认为,所谓营销想象力,就是对顾客的需求做出富有想象力的响应,理解顾客最真实的需求,抓住企业经营的本质,从而创造性地制定针对顾客需求的企业运营计划。这个广告充满想象力地击中了许多人内心对于荣誉的需求,因此才有那么多人来应聘。如果你害怕面对未知的充满不确定的世界,你多半缺乏想象力。因此,各位,从现在开始,在空闲的时候,尝试发掘训练自己的想象力。作家是这方面的楷模。畅销书作家马伯庸介绍过一个做法,先设想一个原点,例如:在沙漠里发现一整块十吨重的黄金,该怎么办?由此展开去,想象各种可能,各种细节,细节一定得真实,这样才能让想象变得更有质感。马伯庸这样一种想象训练,实际上分两步。第一步,想象一个起点,或者想象一个终点,甚至一种结构;第二步,想象具体路径,细节要真实,内在逻辑要强。当开始想象路径和细节并且思考内在逻辑的时候,浪漫就慢慢退去,精确浮现出来。精确理工科出身的人,天生对精确有嗅觉。西方科学家流传一个笑话:一个工程师、一个物理学家和一个数学家,三个人坐火车在苏格兰旅行。他们看见窗外有一只黑色的羊。工程师说:“哈!苏格兰的羊是黑色的!”然后物理学家说:“不能这么说,你只能说苏格兰有些羊是黑色的。”这时候数学家说:“苏格兰至少有一个地方,其中至少存在这么一只羊,它至少有一面是黑色的。”美剧《生活大爆炸》里,谢尔顿就是这样的话语风格。不是理工科毕业,也可以提升自己做事的精确性,有两种思维必不可少,一是模型思维,二是工程思维模型思维狭义的模型是一种微缩物品。法国人类学家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观察到,微缩物品也许能够彻底颠覆我们认知事物的方式:我们无须再通过循序渐进的观察一点一点地了解全貌。而是一眼就能看遍事物的全局,当即明白其中的道理。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广义的模型是一种思维方式。我们是如何认知与理解世界的?抽丝剥茧到最后,一定会发现一个模型。有人研究血型,认为性格跟血型有关,这就是一个模型,通过血型把人群分为四类。星座学说更为流行,对于全球几十亿人来说,12个星座显然不够,因此衍生出太阳星座、月亮星座、上升星座等复杂的理论体系。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是信的。中国古人信奉阴阳风水,生辰八字。曾国藩特别擅长相面,他写过一本书《冰鉴》,专门讲如何通过面相来识人用人。相面之外,还有看掌纹、测字、解梦、占卜算命等,都各自发展成一套自圆其说的理论体系。有人说,我不信这些东西,我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相信科学。殊不知,科学家也是通过模型来认知世界的。牛顿的三大定律就是一种模型,这个模型对日常生活足够有效,但并不是真相。等到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大家才发现,牛顿对于时间与空间的假设是错的。相对论也是一种模型。今天物理学家还在苦苦思考新的理论,以将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统一起来。弦理论是到目前为止最有希望的一个模型。谚语、箴言也是模型。小时候,家里长辈就教导我: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后面还跟一句话:祸从口出,沉默是金。我一开始不以为然,后来吃了苦头,对这个模型就高度重视了。模型通常都是一种对现实世界的简化。模型思维的第一步是做假设,假设的目的是精简掉那些不重要的因素,而尽量搜集有效的已知条件;在此基础上可以做逻辑推导,得出有价值的结论;把结论和现实进行拟合,如果十分匹配,说明这个模型很成功,如果相差很大,则要反思哪里出了问题,很可能是假设出了问题,模型本身可能也不精确。最精确的模型是数学模型。我以前大学读的专业是应用数学,核心课程就是数学建模。我给大家举两个数学建模的例子。2021年6月底,上海疾控中心宣布,上海完成疫苗全程接种人数达1683.6万人,18周岁以上人群新冠疫苗接种率达到了77.6%。这也宣告上海疫苗接种工作的一个阶段性成果。为什么是77.6%?这个数字是怎么算出来的?这里面的数学模型很简单,用到的数学知识小学生就能理解。最主要的概念有两个:新冠病毒传播系数R0,也就是一个人被感染了,平均能够感染多少人,R0越大,说明病毒感染性越强;疫苗保护效率p,打了疫苗的人有多大比例实现免疫。假如说R0<1,那么,感染的人数会越来越少,这个病毒就不必担心。R0>1,这个病毒就有扩散的风险。新冠病毒的R0大约是2.6,打疫苗的目的就是要保证2.6个人里面,至少有1.6个人是免疫的,不会被病毒感染。1.6/2.6=61.54%。理论上,只要人群中61.54%的人对病毒免疫,病毒就是可控的,不会大规模扩散。那么,为什么接种疫苗的比例不是61.54%呢?那是因为疫苗保护效率p不是1。当时的国产新冠疫苗,其保护效率p=79.34%。用61.54%除以79.34%,便得到了77.6%。再举另一个很有名的例子,叫马尔可夫模型。通常一个课堂里,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全神贯注听讲,总有一些学生因为各种原因开小差。有人可能一直开小差,有人可能偶尔开一次小差,但总体上,开小差的学生总数会维持在一个恒定的数值。先做一个假设,今天认真听讲的学生,明天依旧认真听讲的概率是90%,10%会开小差;今天开小差的学生,明天依然开小差的概率是70%,30%会认真听讲。假如第一天50个人认真听讲,50个人开小差。那么,到了第二天,50个认真听讲的学生中,45个继续认真听讲,5个开小差;50个开小差的同学35个继续开小差,15个认真听讲。于是,第二天认真听讲的60人,开小差的40人。这样演算下去,第三天认真听讲的是66人,开小差的是34人……一直到最后,认真听讲的75人,开小差的25人。到此,人数就保持稳定,不再变化。如果把初始状态调整一下,第一天所有的人都认真听讲,或者所有的人都开小差,到了最后,还是75人认真听讲,25人开小差。神奇吗?我们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任何事物终究会回归其本性。背后的原理就是马尔可夫模型。如果有人对数学模型感兴趣,建议读斯科特佩奇《模型思维》,书中介绍了23组思维模型,每组又至少包含三四种模型,这样总数将近100种,其中充满了大量的数学模型。有许多好的培训课程,训练的就是模型思维。如:六顶思考帽、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组织管理的杨三角方法等。模型能提升我们的思维品质。工程思维工程思维就是工程师的思维。工程师最大的作用,就是把一个想法变成现实。有人说,科学的本质是发现,工程的本质是实现。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个短视频,讲了一个新职业“收纳师”。主人公是一个97年的小姑娘,网名“纳爷”。她也确实做到了这个行业的顶端位置,时薪1200元,一个月能挣50万!收纳师就是帮别人整理家里的物品,经过收纳师一番收拾,原本乱哄哄的抽屉、橱柜、房间就变得整洁而有条理。可能你会很纳闷,整理房间谁还不会?竟然有人能靠它赚钱!对,好的收纳师自有其过人之处,依靠的就是工程思维。更具体一点,是工程思维中的一种结构化思维。2021年平和学校举办25周年校庆,从2020年11月至2021年10月,我们举办了长达一年的校庆系列活动。举办这样一个大型项目,特别需要结构化思维。大家有没有发现,策划实施校庆这样的活动,本质上跟收纳师的工作差不多。在脑子里,你把工作分成了很多类,形成一个个的模块。这些模块互不重合,又完全覆盖了整个任务,没有遗漏。这种分类的能力,就是一种结构化思维。我们身边有一些同事执行力特别强,拿到一项任务之后,很快就能将其分解成一个个小任务,分步实施。这几乎是一种本能,说明天生结构化思维能力强。有一本书,叫《麦肯锡意识》,介绍了麦肯锡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其中提到麦肯锡非常著名MECE分析法。MECE是一个英文词组的缩写,全称MutuallyExclusiveCollectivelyExhaustive,中文意思是“相互独立,完全穷尽”。这个分析法很好理解,在实际运用时如何分类特别有讲究。《麦肯锡意识》还提到麦肯锡公司如何做汇报,完全是结构化的思维,非常实用。简而言之,就是结论先行,证据支撑。这个方法如今已经被运用到很多领域。之前我曾经跟大家提过如何向上级汇报工作,我给大家建议的结构公式是:汇报=目标+挑战+方案+结果汇报工作可不是把问题扔给领导,即便需要领导帮忙,提出的问题不能是问答题,而应是选择题。秉持以终为始的思路,先讲目标,然后讲实现这个目标所面临的挑战与困难,然后列举自己设想或已实施的方案,以及可能或已经发生的后果。这样汇报工作,领导就会觉得你思路特别清晰,工作推进很有成效。我自己这两年一直在尝试用结构化的思维来写演讲稿。以这篇讲稿为例,经过遴选,我最后选择了怀特海“教育的节奏”的理论,以“浪漫、精确、综合”作为这篇演讲的主要结构。在浪漫的部分,讲理想主义和想象力;在精确的部分,讲模型思维与工程思维;但逻辑与因果很难纳入这个结构,联想到我们这些年的发展,一直努力在营造一种包容的教育生态,于是就做了调整,在综合的部分,讲包容与生态。逻辑与因果留待下次再讲。这样的结构,既有助于我自己整理思路,也方便大家理解。综合程序员是典型的工程思维。网上关于程序员的段子很多,我列举一个:老婆给当程序员的老公打电话:“下班顺路买一斤包子带回来,如果看到卖西瓜的,就买一个。”当晚,程序员老公手捧一个包子进了家门……老婆怒道:“你怎么就买了一个包子?!”老公答曰:“因为看到了卖西瓜的。”程序员给人们的刻板印象是呆板、木讷、不知变通。那是因为他们过度追求精确,而世界需要综合。这部分我也讲两点,一是包容,二是生态包容一个人,经历足够多之后,自然就会变得包容。孔子说自己“六十而耳顺”,耳顺就是心态变得包容,无论什么观点,都愿意听一听,哪怕自己不赞成,也去想一想其中有没有道理。我对“耳顺”的理解是:总是去想,那些不赞同你甚至激烈反对你的人,有可能是对的。正如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尼尔斯·玻尔所说:“事实的反面是谬误。但是一个深刻的真理的反面很可能是另一个深刻的真理。”尼尔斯·玻尔生活中的悖论很多,不同人构建的人生模型,有时甚至相互矛盾。我举个例子,我们都听过这样两句话,一句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另一句是“行百里者半九十”。如果这两句话都是对的,难道完成90%才算是刚刚开始吗?2013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由两位教授分享,一位是芝加哥大学的法马教授,另一位是耶鲁大学的席勒教授。有意思的是,两人的观点截然相反,法马教授认为市场是有效的,席勒教授则认为市场无效。经济学家喜欢建构模型,但是他们深知模型思维的弊端。经济学家说,所有模型都是错的,其中有一些是有用的。模型思维与工程思维都隐含了对真实世界的简化与假设,只有这样,才能让问题推演。然而那些被忽略的因素有时候可能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刘润老师有一篇文章,核心观点是“效率是创新的敌人”。文章提到,腾讯在做早期创新的时候,流行一句话:不鼓动,不反对,给空间,给时间。还有一句话:不挤出最后一滴水。因此,刘润说:效率,追求最短路径;创新,需要适度浪费。听着很矛盾是不是?然而矛盾正是生活的本质。所谓包容,就是在你头脑中,不止一个模型,要有多个模型。查理·芒格十分推崇多元思维模型,同一件事情,尝试用不同的模型,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有时候遇到一个复杂的问题,一个模型无法解决,需要把几个不同模型综合起来,才可能推动问题的解决。一位朋友分享人生感悟,说了一个公式:运气>选择>努力。我很赞赏她,没有一定的阅历,讲不出这样的道理。我给她提建议,把这个模型改一改,改成三个模型,境界会更开阔。她问,怎么改?我说,把“努力”改为“天道酬勤”,“选择大于努力”改为“低头拉车,抬头看路”;“运气大于选择”改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她连声称好。我有些追求完美的执念,觉得这三句话在形式上不统一,于是把“天道酬勤”改为八个字。我首先想到的是“日拱一卒,功不唐捐”,最终还是确定为“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这样三句话在结构上就一致了:1.努力:绳锯木断,水滴石穿;2.选择:低头拉车,抬头看路;3.运气: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三句话单独拿出来看,每一句都是一个成熟的人生模型。连在一起,对每一句皆认同且不产生内在冲突,才算是对人生有深刻的洞察。在学校工作,时间流逝特别快。年复一年,一级又一级学生进来,一届又一届学生离开。我常常想,哪些教育对学生有帮助,哪些并没有。我见到过在学校里表现出色、遵章守纪、心地善良的学生,多年之后碌碌无为,对母校没有任何感恩之心;我也见过在学校调皮捣蛋、无法无天的顽皮孩子,长大之后成为某一个领域的精英。这就促使我思考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学校教育的价值是什么。人总是被自己建立的模型所限制,手里拿着一把锤子,看什么都像钉子。而成长,就是把你曾经恪守的一些模型推翻,用更宏大的格局和更开阔的综合视野看待问题。市场究竟有效还是无效?经济学家的答案是既有效,又无效。人性本恶还是本善?一代又一代的哲学家告诉我们,既恶也善。如果能够达到禅宗顿悟的境界,那就是无善无恶。复旦大学已退休的哲学教授王德峰用一个比喻来形容禅宗的顿悟,叫“如桶底脱”。一个木桶装满了水,沉重不已,忽然有一天,桶底脱落,水倾泻而下,那样一种瞬间通畅的感受,就是顿悟。能够掌握各种不同的模型,却又不受这些模型所限,在不同的模型间切换自如,可称之为禅悟。生态自然环境需要“绿水青山”,教育领域也需要“绿水青山”。做管理就是做生态。知名媒体人吴伯凡老师讲过一个故事:在缅甸的某个山区,生态学家发现一种很珍贵的树种正处于灭绝的状态,原因是:它们虽然也结果实,但这些果子掉到地上之后,没办法长出小树。生态学家一开始以为是这种树失去了生殖能力,或者说,这个果实不知道什么原因出现了某种变异而导致没办法发芽,长出新的树苗来。后来,经过反复研究发现,问题不是出在果子上,而是出在森林里的另外一种要素,这种要素的缺失导致这种树没办法再繁殖。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缺失的这种要素是——猴子。这个树林里本来有很多猴子,因为它们长得特别萌、特别可爱,深得城里人的喜爱,当地人就把猴子捉起来拿去卖,导致森林里的猴子就没有了。而这种猴子的主要食物就是吃这种树的果子,树籽经过猴子的肠道,借助于粪便的肥力发酵,然后才能发芽。所以没有了猴子,这种珍贵的树种也就要灭绝了。当然,最后重新把这些猴子弄回来,就又长出小树来了。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每一种角色都可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生态越是丰富,系统就越有活力。上海在PISA测试中全球第一,却得不到世界足够的尊重与认可,因为我们是靠着大运动量的训练刷题得到的高分。我们在办学校,而不是办教育;我们在做产业,而不是在做公益;教育界太多平庸的功利主义者,培养的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许多老师勤勤恳恳,不知道自己越是勤勉,越是陷入“平庸之恶”……我刚刚进入教育行业时,互联网刚刚兴起,我买了电脑,最早还是拨号上网,除了偶尔玩游戏之外,更多的是在教育社区和全国各地的同道者交流。那个年代,愿意流连于教育社区的人大多是对教育有热忱,内驱力强的人。在现实中,你可能没有太多的朋友,但是在网络社区里,却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平和成功的因素之一,就是汇聚了一大批理想主义者。理想不能当饭吃,大部分的理想主义者都会在现实生活中碰壁,而不得不妥协。但是,我们愿意给理想主义者一个安静的角落,让他们默默地发光,这样一种细微的差别,极大地改变了平和的气质。《学校管理的本质》一书的扉页上有一句话:学校管理的本质,是搭台,是赋能,是生长。正所谓养鱼先养水,水好了,鱼会自然而快乐地生长,完全感觉不到被动与压抑。做学校生态,就是创造足够的空间,让那些浪漫的人,精确的人,都能在学校的大系统里找到自己的生态位,参差多态,自在生长。结语我曾建构过一个模型,把人群分为四类。第一类是纯粹的现实主义者,第二类是纯粹的理想主义者,更多人属于中间两类,有理想的现实主义者与现实的理想主义者。在个人事务上,我是现实的理想主义者;在职务行为中,我是有理想的现实主义者。我试图把这两个角色综合在一起。综合的最高境界是化繁为简,举重如轻。听起来很浪漫是不是?那是下一个新循环的开始。

上一篇:八字的忌神如何判断_重复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推荐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