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而足什么意思(不一而足的拼音)

清代史学家、考据学家赵翼在《二十二史札记》中指出,一个朝代的国史或铜器铭文,如果是修于后朝,那么后朝的史官一定会据史直书;如果是修铸于本朝,其中就必定会有曲笔回护“春秋笔法”之处。即古代写史作诏、用词遣句常“每苦文繁意少”而...

不一而足什么意思(不一而足的拼音)

  清代史学家、考据学家赵翼在《二十二史札记》中指出,一个朝代的国史或铜器铭文,如果是修于后朝,那么后朝的史官一定会据史直书;如果是修铸于本朝,其中就必定会有曲笔回护“春秋笔法”之处。即古代写史作诏、用词遣句常“每苦文繁意少”而选用多义词,既言简意丰,且寓褒贬和多层意义于一字之中,可谓字句玑珠,反复斟酌,这就是古代所谓春秋笔法之微言大义,是汉代今文经学的惯用手法。因此,刘向在为汉成帝当朝得年早逝的忠直之臣、御史大夫张忠作诔时,为了避讳王氏集团的陷害,就多用春秋笔法。一般地,古代铜器铭文字少意广,翻译起来较为困难,歧义更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谓微言文,这既是一种文种形式,更与中国古代汉字的发展过程直接相关,也与今古文经之争有关。在汉代今古文经之争中,今文经学尤其推崇“微言隐义”和“微言文”。特别是现今随着古代青铜器物和简牍文书的大量出土(现)和深入研究,“微言隐义”、“微言文”更显突出。对此吉林大学文学院中文系副教授李松儒在《清华简[治政之道][治邦之道]中的“隐秘文字”及其作用》一文中,称之为“隐秘文字”。并进一步阐释为-—“古书中的‘隐秘文字’是指竹简上显现出的,除文本内容以外的其它文字信息,如反印文、刮削未净遗留下的字迹,以及简首或简尾端书写的,看似与正文无关的文字等,这些文字绝大多数不易识别,常常未被古文字研究者发现。但它作为书手书写活动的一部分是非常重视的。尤其这些‘隐秘文字’常常能揭示出除文本内容之外更丰富的信息。”《周易》与其不同的是,上文是指文字字迹本身,而我这里是指文本文意之外的隐喻隐义。即微言文或微言隐义。汉字可以分为三个形态,也是三个发展阶段。分别是“微言文”、“文言文”、“白话文”。微言文最显著的特征是一字一词多义,不同场合、不同地点、不同范围均有不同的意义。既包括生前政治政事执政道德教化意义,也包括逝后宗教谶纬占卜隐含意义;既包括军事意义,也包括天文星宿意义,甚至包括正反互逆的双重意义,因而产生出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阐释,从而形成岐义。故而需要专门作《传》去解释《经》(原文原字原词)之原文。甚至解《经》之《传》比《经》还要复杂、费力、冗长。譬如《周易》之《易传》比《易经》长得多,而且后人仍然不断地进行“解经”,更使后人能够较为容易地读懂《周易》。01古文今译字词句义之异同古代铭文文字往往晦涩难懂,一字多义,一语双关,甚至多关,既指事又会意,并根据这些字、词的含义,多重组合成各种词组,由此综述糅粭、派生出多个最能表示其美好愿望、祝福或褒贬等四言诗句。加之,古代文字无标点符号,也不(便)断句,故而,要读懂古代铜器铭文的意思、创作目的,必须了解其渊源、铭主身世、及其政治、思想、文化和时代及生活背景等情况。所谓“知人论世”,就是这个道理。再者,古代汉语,大多为单音词,一字多义,假借、通假、异体,繁体,不一而足;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鸟篆文、少数民族文字、隶变,直至楷书。而今天常人多用现代观念和简体楷书去研究古代铜器铭文,或古籍词义,难免不会产生一些误解和歧义,与史实或主人身份、事迹相巨甚大。因为,古人常常多以部分代整体,引经据典,用同音字、通假字,一词多义,隐讳曲藏,春秋笔法,警刺讽喻。而且同一词用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含义,有时则兼而蓄之。所以,若要读四书五经,必先从《春秋》开始,等彻底了解了“春秋笔法”后,就会知道不管《论语》还是《孟子》,都会对一些事实加以曲解,加入了主观的看法,而且一句话,甚至一个字、一个词有多种用法,可以表达许多层意思,不是一般的白话注解可以解释清楚的。《诗经》里的《君子阳阳》一诗,就多达九种解释。毛诗说它是乐官(君子)遭乱,从而招下属归隐的聚会诗。宋代朱熹说它是征夫归家后与妻子自娱自乐的诗。一般认为是乐官辞官归隐的场景。现代人认为是舞师与乐工共同歌舞的场景。有的说是讽刺君子的治浪行为之作。有的说是将军凯旋后庆贺胜利的场景。有的说是周天子醉生梦死的写照。有的说是情人相约出游,载歌载舞的游乐诗。有的说是一首描写夫妻和谐生活的椒房诗。《周易》(及孔子《易传》)是中国上古第一天书。道家认为它是第一经典,所谓三玄之冠。儒家也认为它是第一经典,是五经之首;单是书名就很神秘,几千年来,人们对“周、易”这两个字就有很多种解释。“周”,一是指哲学命题,二是指周遍,就是无所不包;三是指朝代,即周朝。而对于“易”字,汉代学者郑玄的解释颇为透辟,他说:“易一名而含三义: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变易(世界的变化)、不易(《易经》卦或六十四卦难读难懂)、简易,即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和爻辞卦象解释世间深邃的道理、意义(大道至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阴阳二理),这三个内涵确实概括了《易经》的伟大精神。老子《老子》中的“道”,更是一词多义,复旦大学冯平教授在《文化积累与人生境界》一文中说:“‘道’这个字在《老子》中出现过73次,符号形式虽然一样,但其意义内容却不尽相同。一是实存意义上的‘道’,二是规律意义上的‘道’,三是生活准则的‘道’。”《墨子.经说下》中说:“为丽不必丽,为暴不必暴”中的“丽”与“暴”,“是非”的“非”与“非议”的“非”,“勇夫”的“夫”与“夫妇”的“夫”,其含义不同。这些例子告诉我们,同一字组合不同,其义也不同。《墨子.经说下》又说:“在,尧善治,自今在诸古也。自古在之今,则尧不能治也。”其意是:根据观察比较,说尧善于治政,是从今天(德政)的角度去考察古时的事物;如果从古时的角度考察现在的事物,那连尧也不善于治理了。《论语.学而》云:“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南朝刘勰《文心雕龙.明诗》云:“丽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又《诔碑》云:“清词转而不穷,巧义而卓立。”又《序志》云:“虽或轻采毛发,深极骨膸,或有曲意密源,似近而远,辞所不载,亦不胜数。……但言不尽意,圣人所难,识在瓶管,何能矩矱。”厦门大学著名教授易中天对《老子》中的“天地不仁,万物为“刍狗”中“刍狗”一词的解释,更能说明古代一词多义之用法。刍(读如除),本义是割草。引申为喂牲口的草,叫刍草;引申为割草的人,叫刍荛(读如饶)。荛,就是柴火。刍荛,即是打草砍柴的人。所以,一个人说自己地位卑微,就自称刍荛,意思是草野之人;说自己言论浅薄,就自称刍议、刍言、刍论,意思是渔樵之言。这当然是谦辞。就像鄙人,意思是身居边鄙没有见识的小地方人。那么,什么是刍狗?有三种解释:“刍狗”第一种解释是草和狗。“刍狗”第二种解释是刍豢(读如换),也就是家畜、牲口,或祭祀用的牺牲品。其中,吃草的叫刍,比如牛马;杂食的叫豢,比如猪狗。所以,刍狗就是祭祀用的牛马和猪狗。“刍狗”第三种解释是草扎的狗,叫刍灵,相当于现在的花圈。祭祀时,刍狗披红挂绿,人模狗样。活动一结束,就弃之路边,任牛踩,任马踏,轻贱至极。三种解释,都通。而且无论哪种解释,刍狗都很贱。因此,天地“以万物为刍狗”,意思就是说,万物虽为天地所创造,所生成,天地却始用终弃,漠然视之,完全不当回事。这当然不仁,也无情。南朝钟嵘《诗品》云:“夫四言文约意广,取效风骚,便可多得,每苦文繁意少,故世罕习焉。……夫属词比事,乃为通谈.若乃经国文符,应资博古,撰德驳奏.宜穷往烈.至乎吟咏情性,亦何贵於用事?......句无虚语,语无虚字,拘挛补衲,蠹文已甚.但自然英旨,罕值其人。”晋代潘尼《乘舆箴》云:“文繁而义诡,意局而辞野。”陆机《文赋》云:“铭博约而温润,箴顶挫而清壮。”李善注:“博约,谓事博而文约也。铭以题勒示后,故博约温润;箴以讥刺得失,故顶清壮。”梁元帝《内典碑铭集序》云:“昭哉史册,可得而详。故碑义文之兴,斯焉尚矣。夫世代急改,论文之理非一,时事推移,属词之体或异。但繁则伤弱,率则恨省,存华则失体,从实则无味。或引事虽博,其意犹同;或新意虽奇,无所依约;或首尾伦帖,事似牵课;或翻覆博涉,体制不工。能使艳而不华,质而不野,博而不繁,省而不率,文而有质,约而能润,事随意转,理逐言深,所谓菁华,无以间也。”清代黄叔琳《文心雕龙札记》云:“综览南国之文,其文质相剂,情韵相兼者,盖居泰半,而芜辞滥体,足以后来之谤议者,亦有现焉:一曰繁,二曰浮,三曰晦。繁者,多徵事类,意在铺张;浮者,缘文生情,不关实义;晦者,窜易故训,文理迂回。”范文澜《文心雕龙.镕裁》注曰:“夫国史之美者,以叙事为工,而叙事之工者,以简要为主,简之时义大矣哉!历观自古作者,權舆《尚书》,发踪所载,务于寡事。《春秋》变体,其言贵于省文,斯盖浇淳殊致,前后异迹,然则文约而事丰,此述作之尤美者也。始自两汉,迄于三国,国史之文,日伤烦简,逮晋已降,流宕逾远。寻其冗句,摘其烦词,一行之间,必谬增数字,尺纸之内,恒虚费数行。夫聚蚊成雷,君轻折轴,况于章句不节,言词莫限,载之兼两,曷足道哉!盖叙事之体,其别有四:有直纪其才行者,有唯书其事迹者,有因言语而可知者,有假赞论而自见者。至如《古文尚书》称帝尧之德,标以‘允恭克让’;《春秋左传》言子太叔之状,目以‘美秀而文’;所称如此,更无他说,所谓直纪其才行者。又如《左氏》载申生为骊姬所谮,自缢而亡;《班史》称纪信为项籍所围,代君而死;此则不言其节操,而忠孝自彰,所谓书其事迹者。再如《尚书》称武王之罪纣也,其誓曰:‘焚灸忠良,刳剔孕妇’;《左传》纪随会之论楚也,其词曰‘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此则才行事迹莫不阙如,而言有关涉,事便显露,所谓因言语可知者。又如《史记.卫青传》后太史公曰:‘苏建尝责大将军不荐贤待士’;《汉书.孝文纪》末其赞曰:‘吴王诈病不朝,赐以几杖’,此则传之与纪,并所不书,而史臣发言,别出其事,所谓假赞论而眥见者。然则才行、事迹、言语、赞论,凡此四者,皆不相须,若兼而毕书,则其费尤广,但自古经史,通多此类,能纇能获免者,盖十无一二。又叙事之省,其流有二焉:一曰省句,二曰省字。如《左传》宋华耦来盟,称其先人得罪于宋,鲁人以为敏。夫钝者称敏,则明贤达所嗤,此为省句也。《春秋经》曰:‘陨石于宋五’;夫闻之陨,视之石,数之五,加以一字太详,减其一字太略,求诸折中,简要合理,此为省字也。其有反于是者,若《公羊》称郄克眇,季孙行父秃,孙良夫被,齐使被者逆被者,秃者逆秃者,眇者逆眇者。盖宜除被者已下句,但云各以其类逆。必事加再述,则于文殊费,此为烦句也。《汉书.张苍传》云:‘年老口中无齿’;盖于此一句之内,去年及口中可矣,夫此六文成句,而三字妄加,此为烦字也。然则省句为易,省字为难,洞识此心,始可言史矣。苟句尽余賸,字皆重复,史之烦芜,职由于此。盖饵巨鱼者,垂其千钓,而得之在一筌;捕高鸟者,张其万罝,而获之由于一目。夫叙事者,或虚益散辞,广加闲说,必取其所要,不过一言一句耳。苟能同夫猎者渔者,既执而罝钓必收,其所留者,唯一筌一目而已,则庶几骗枝尽去,而尘垢捐,华(花)逝而实存,滓去而瀋在矣。嗟乎!能损之又损,而玄之又玄,轮扁所不能语斤,伊挚不能言鼎也。”02古代一字多音、一词多义、意有兼明之微言大义古今言语,时俗不同,著述之人,楚夏各异。又因随代损益,互有同异。更兼古人造字之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多种形式,因而形成中国古代文字的多元性、兼意性。意随文而可见,事随意而可行。经常地使用假借字,也是汉代今文经学“春秋笔法”的手段之一。古人作文,多意并兼。今人译文,当然更应正确理解,多意兼译。正如唐玄宗李隆基《孝经.序》所言:“一句之内,意有兼明,具载则文繁,略之又义阙。”因故对于没有注释的古书,尤其是卜辞、铜器铭文之类,其所以难读,原因不但在于古今字、假借字太多,而且中国古汉语之一词多义、词义变迁等影响。到汉代,一词多义更加应用广泛。而且每个词在不同的时代,其意义的发展、拓伸有所不同。《文心雕龙》云:“评时人之,不可稍杂意气;评古人之文,不可略存成心。”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在《老子他说》中说:“读中国书,认中国字,不管时代怎样演变,对于中国文字的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不能不留意。至少,读古代文字章法所写成的古书、铭文,必须具备有《说文》六书的常识。如“道”与“天”字,在古书中到处可以看到。但因上古文字以简化为原则,一个方块的中文字,便包涵人们意识思想中的一个整体观念;有时只用一个中文字,但透过假借、转注的作用,又另外包涵了好几个观念,好几层意思。不像外文或现代语文,用好几个,甚至一二十个字,才表达出一个观念。”因此,人们认为,只有那种语言精练,意蕴深永,值得铭记在心的文字才能算得上是铭文。晋代挚虞《文章流别论》说:“夫古之铭至约。”约,就是简约,字少精练。正如俗话说:字里乾坤大,书(铭)中日月长。但其反映的内容极其丰富,用途极其广泛,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感认识,因人、因时、因地、因情、因事而阐发对历史事实和社会现实的认识与理解。对此,张中(忠)政斗符策玺书政斗与镇墓兽诔策铭文不但有一语双关,更多的是一词多义,即在同一词句中,表示多联(重)的历史事件或情境。有时难以辩析,甚或引导和产生岐义和争议。以华字和花字为例予以说明。华在甲骨文中读作huā第一声,是象形字像花朵之形,后篆文在这个字上面另加艹头,成为会意字,华的本义指花朵。后表示工艺。魏晋后出现花字,代替华表示这一义。华又读作huá第二声,多引申表示光彩、光辉的意义。由此引申为华彩,又引申为华丽。再引申为指事物的精华。又引申指文才,用作名词。华还引申表示不实的意思。在古代,华也是汉族的代称。因此,对于这一个华字,用在不同的语句之中,其意义是不相同的,有时则又含有多重意义,所谓意来兼明是也。《论语》云:“有美玉于斯,沽之哉,沽之哉,吾待贾(通價)者也!”此“玉”既指自然界的美玉,又以君子比德于玉,指士大夫、人才而言。且“贾”亦有二意,既指行商坐贾之商人,读音gu;又指价格,读音jia,二意兼而有之。成语“待价(價)而沽”就出于此。江汉大学李振华在注译清代吴楚材、吴调侯所编《古文观止.碏谏宠州吁》一文时,将“去顺效逆,所以速祸也。君人者,将祸是务去;而速之,无乃不可乎!?”译为:“摒弃‘六顺’而选择‘六逆’,正是迅速致祸的根源。作为治民的君王,务必去掉祸患才对。如今却加速祸乱的到来,这恐怕不行吧!”这里的“速”有“迅速”和“招致”二意,兼而采之,其意更明确精准。因为汉语口语中同音字太多了,拿现代口语来说,共有400多个音节,如果加上四声的话,约有1200个音节。常用的汉字有3000个,如果平均算起来,一个音节约包含近3个左右的汉字。而事实上,根据统计:《现代汉语词典》中ji音节的字有150个之多。支、脂、之,东、冬,因、音的古代读音不同,现代普通话中已经无法分辨了。汉语口语中同音字太多,比如,发出两个音节“chéngshì”,究竟是城市,乘势,成事,还是程式?离开了具体语境,是搞不清楚含义的。汉字恰恰弥补了这种不足,通过字形可以清楚的区别这些同音但不同意的字词。在这里我们发现了一个汉字发展过程中的矛盾现象,那就是有限的音节承载无限意义的矛盾,怎么明确表达出一个字的确切含义呢?那就是要把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从而明确一个字的确切含义。这也正是理解文言文词汇关的关键点,所谓一词多义,正是由此而来。现摘录网文,以加深其理解。1、本义、古今义、基本意及通义我们说构成汉字的三要素,形音义自古至今都在发生着变化,特别是词义是三者之中变化最大的。汉字中有的字义古代用现在不用,我们称之为古义。有的汉字的字义在今天变成了另一种新的意义,这就是今义。而现代汉语中某字的众多义项中最常用的义项就是基本义,而古今意义没有发生变化的就是通义了。如(1)《寡人之于国也》:“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3)李白《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上面3个句子中,“兵”都作“兵器”讲,这是兵的本义,因为兵在甲骨文中是:。双手持着斧斤的形象。古义是①兵器,②士兵,③军队,④战争。没有今义,基本义是士兵。通义是士兵和军队。再比如下面例子:(4)《夸父逐日》:“夸父与日逐走,入日。”(5)《送东阳马生序》:“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上述句中“走”是“跑”的意思,在金文中的:“走”由三部分构成,左边是一个“行”前文说过,代表十字路口,右边上部是一个“大”的变形,象挥动双臂奔跑的人,下部是一个“止”,上文提到过就是“脚”,整个字会意人在路上摆臂狂奔,也就是跑了。所以,“走”的本义是“跑”,古义是“跑”,今义是步行。基本义也是步行,没有通义。2、汉字的本义汉字的本义对于探究汉字的诸多义项具有根本性的作用。东汉时伟大的文字学家许慎作了本《说文解字》,就是通过字形来探究汉字的本义的,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步字典,特别是他按照部首(五百四十部)为汉字归类,是它的创造。汉字的本义就是造字之初的意义,常常反映在字体构造之中。由于年代的久远,某些汉字无法根据字形推知其本义。本义必须见诸于文献的最早记录。文献记录,或者说是古代的语言材料是防止“望字生义”的重要手段。某个时间段的某个汉字的意义是固定的,当它出现在同时代的文献中时,它不会儿在这处甲意,而到了那儿是乙意。也就是说语言是社会约定的,它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无故消失。只有当一个义项放在发现的那个时代的文献中都能解释的通时,才能成为一个义项。这正是黎锦锡先生说过得:例不十,法不立。为了探究一个汉字的本义,我们首先得追溯它最早的字形,诸如甲骨文、金文。另外还得关注包含这些汉字的古代文献,也就是说殷墟卜辞和青铜器铭文。当然,这些对于我们一般读者来说比较难以接触,也不好理解,大多是学者研究的领域。但是,我们大可以把他们已经研究出来的,已经得到大多数人公认的成果来用。一定要牢固树立一个概念,教学中的汉字意义(特别是本义)的探求是十分严谨的,要符合字理,竭力避免随意的望文生义。掌握本义对于系统把握一个汉字的字义系统具有重要意义。3、汉字的假借义假借是一种造字的方法,指借用一个汉字来表示另一个与它音同音近的字。同时,借用的字与原字的意义毫无关系。由文字假借产生的意义就是假借义。假借是从语音角度弥补汉字造字方法不足而产生的。因为有些抽象的意义汉字无法用象形会意的方法表达,于是就用同音的字来替代,而文言文中单音节同音字数量众多,又为假借的产生提供了绝佳的条件。举个简单的例子,“花”是一个形声字,意为花草。假借为“消费”,如“花钱”。这样,“花草”的“花”是被借字,“花钱”的“花”是假借字,“花”的“消费”义,就是“花”的假借义。文言文中的虚词,好多是由实词假借而来,虚词的意义也就是假借义了。试举一个“其”字为例。其,甲骨文金文如下图:金文2加入丌(jī)表音。象簸箕形,本义是簸箕,作为“假借义”,有多个义项。(1)其:它的。领属性代词。沈复《童趣》:“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2)其:代词,第三人称代词。韩愈《师说》:“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3)其:自己。作反身代词。杜牧《阿房宫赋》:“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4)其:难道,表示反问语气。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5)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4、汉字古今异义(1)从古至今意义没有发生变化比如天地人花草日月车马炮。这些是汉字的基本词汇,意义比较稳定。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未变化是就最基本的属性而言。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人知道月亮实际是月球,它是地球的一颗卫星,围绕地球公转,古文是不了解这些的。但是夜晚出现,挂在天上有圆缺变化的属性并没有变化,古今如此。又比如,古代只有马车,牛车,人力车,而现在有自行车、摩托车,汽车、火车,但是其有轮子的根本属性从未改变。再如古代冷兵器时代,炮字写作“砲”,在象棋中也有这样写的,这是人类发明火药以后,进入热兵器时代在汉字上的反应。又如锨古代异体字有作木字边的,这反映了铁器在人们生活中国的普遍应用,而取代木器的情况。(2)是古今意义发生了一定变化,这方面又可分为几种情况:第一,词义扩大①苏轼《赤壁赋》:“白露横江,水光接天。”②《寡人之于国也》:“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江”古指长江,“河”古指黄河,今扩大为大的河流的称谓。③《过秦论》:“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响”古代指回声,今指一切物体发出的音响。④《苏武传》:“三岁余,王病,赐武马畜、服匿、穹庐。”“病”古代指重病,后泛指为一切疾病。第二,词义缩小⑤庄子《逍遥游》:“之二虫又何知?”“虫”古代指动物,包括人。今缩小为节肢动物。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亲戚”古指直系亲属和旁系亲属,今缩小为旁系亲属。⑦陶渊明《桃花源记》:“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妻子”古指妻子和儿女,今缩小为妻子。第三,词义转移⑧媵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汤”古代指热水,今转移为烹调后汁特别多的食物。⑨《张衡传》:“自去史职,五载复还。”“去”古代指离开,今转移为往,到。⑩《孔雀东南飞》:“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涕”古代指眼泪,今转移为鼻涕。第四,感情色彩不同?刘向编辑《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谤讥”古代指议论劝谏,中性词。今义诽谤讥笑,贬义词。?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古亭怀古》:“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风流”古代指杰出、英俊,是褒义词。今义生活作风不检,是贬义词。?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卑鄙”古代指身份低微,见识浅薄,是中性词。今义指不顾廉耻,品德低劣。(3)是古有今无,完全消失比如下列词语:履、鼎、胹、丞相、刖、禊。这类词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换了说法。如履,今指鞋子。胹,今指水煮。一类是在现代社会中已经消失的。像鼎,丞相,刖(古代一种砍脚的酷刑),禊(古代春季在水边举行的清除不祥的祭祀)。End

上一篇:丁酉月庚子日甲申时(甲申日癸酉时)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推荐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