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州算卦准的地方(如果杨四郎没有自杀呢)

杨家将传奇其实是后世底层文人虚构出来的故事始见元代杂剧与明代评书小说传为南宋人徐大焯所著的烬余录也收录有杨家将的传说但现在基本上可以确认烬余录是清朝人托名的伪书不足为信按宋史的记载杨业的七个儿子杨延朗杨延浦杨延训杨延环杨延贵杨延彬杨延玉除了小儿子杨延玉随父战死沙场之外其余六子皆得善终既未战死亦未被俘...

深州算卦准的地方(如果杨四郎没有自杀呢)

杨家将传奇其实是后世底层文人虚构出来的故事始见元代杂剧与明代评书小说传为南宋人徐大焯所著的烬余录也收录有杨家将的传说但现在基本上可以确认烬余录是清朝人托名的伪书不足为信按宋史的记载杨业的七个儿子杨延朗杨延浦杨延训杨延环杨延贵杨延彬杨延玉除了小儿子杨延玉随父战死沙场之外其余六子皆得善终既未战死亦未被俘

不过杨四郎有历史原型这个历史原型便是景德元年为促成宋辽澶渊之盟做出很大贡献的王继忠

王继忠为宋真宗藩邸旧人自幼与赵恒相识事真宗储邸历年最久群萃中为之冠首众皆惮其严整宫中事有所未便常尽规谏上每为之敛容听纳特加礼遇相传宋真宗为开封府尹时曾经呼通衢中铁盘市卜一瞽者给他的几名亲信摸骨算命当算到王继忠的命理时瞽者骇之曰此人可讶半生食官禄半生食胡禄真宗笑而遣去对算命先生的话真宗一笑置之并不相信

谁知算命先生一言成谶真宗即位后王继忠迅速得到升迁累迁至殿前都虞候领云州观察使出为深州副都部署改镇定高阳关三路钤辖兼河北都转运使迁高阳关副都部署俄徙定州咸平六年1003四月辽军进犯宋境围攻王继忠驻防的定州今河北定州定州路驻泊兵马行营都部署王超命王继忠率一千五百名步兵侦察敌情结果被辽军发觉围困在定州望都今河北保定而王超却拒绝支援致使王继忠部全军覆灭王继忠本人被俘

深州算卦准的地方(如果杨四郎没有自杀呢)

随后王超向朝廷报告了军情契丹南寇发步兵千五百赴定州望都县南遇贼逆战杀戮其众贼并攻南偏出阵后焚绝粮道人马渴乏将士被重创贼围不解众寡非敌二十诘旦副总管王继忠陷没臣等即引兵还州

当时宋真宗与朝中大臣都以为王继忠已经阵亡真宗非常伤心下诏追封王继忠为大同军节度使给王家送了非常优厚的抚恤金又恩荫王继忠的四个儿子王怀节王怀敏王怀德王怀正为官

次年景德元年1004闰九月辽国萧太后大举兴兵南侵宋真宗决定御驾北上亲征正当这个时候真宗收到一封从辽营中辗转送来的密信写信人正是王继忠王继忠在信上说臣先奉诏充定州路副都部署望都之战自辰达酉营帐未备资粮未至军不解甲马不刍秣二日矣加以士卒乏饮冒刃争汲翌日臣整众而前邀其偏将虽胜负且半而策援不至为北朝所擒非唯王超等轻敌寡谋亦臣之罪也北朝以臣早事宫庭尝荷边寄被以殊宠列于诸臣简略说明了一年前他战败被俘的经过

宋真宗这才知道原来王继忠并未战死而是被辽人所俘虏王继忠被俘后萧太后得知他是宋真宗藩邸旧人没有杀他而是招为己用授予户部使的官职又以康默记族女女之将一名契丹贵族女子许配给他为妻继忠亦自激昂事必尽力表示将尽心效忠辽国

王继忠这个经历跟杂剧小说中的杨四郎非常相似想来杨四郎的故事便是根据王继忠降辽的史实演绎出来的

深州算卦准的地方(如果杨四郎没有自杀呢)

契丹画师笔下的契丹武士李赞华骑射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这次王继忠给宋真宗写信是为了说服真宗跟辽国和谈原来王继忠降辽后颇受信任继忠乘间言和好之利时敌人颇有厌兵意虽大举深入然亦纳继忠说于是遣小校李兴等四人持信箭以继忠书诣莫州部署石普且致密奏一封愿速达阙下宋将石普与王继忠为旧交都是真宗藩邸旧人接到继忠密信石普立即急递京师

宋辽两国由于存在历史宿怨与领土纷争一直互有征战但在战争中谁都讨不到好处反而需要为此承受沉重的成本包括巨额财政的投入战士的牺牲边境人民的流离失所到了宋真宗辽圣宗那一代应该说双方都有了厌战之心都希望与对方订立永久的和平因此尽管辽圣宗此番大举兴兵南下但同时又接受了王继忠的提议通过私人渠道向宋朝表达了和谈之意

宋朝这边真宗皇帝尽管在宰相寇准的坚持下决定御驾亲征但他内心深处其实更加渴望和平真宗毕竟不比身经百战的太祖太宗战争对于他来说既是陌生的也是可怕的只不过双方虽有求和之心却由于两国既未建立正式的沟通机制也缺乏基本的政治互信和平谈判便无从开始这个时候归顺辽国的真宗藩邸旧人王继忠由于其身份的特别既是宋真宗的亲信又得到辽主的信任便成了最合适的连接宋辽高层通信的中介在接到王继忠的密信之后宋真宗虽然没有如王继忠所请马上派遣使者赴辽营议和但还是很快复信交待王继忠可向辽主转达宋朝亦有偃革之意欢迎共议和谈之事宜若辽方果有审实之言即附边臣闻奏这里的边臣指与王继忠私交不错的莫州将领石普

于是在景德元年宋辽大战的过程中两国一边在前线厮杀一边又通过王继忠石普这一私人渠道保持着最高层的间接通信通信是秘密进行的知情的人除了辽圣宗萧太后宋真宗及其执政团队王继忠石普之外恐怕许多前线将领都不知道宋辽高层建造了一条秘密通信的渠道

王继忠身在辽营但给予宋真宗的密信都使用密奏的格式在文字形式上一直以真宗臣下的身份说话今天有些论者据此认为王继忠很可能就是宋朝留在辽国的间谍这个说法是没有根据的事实上王继忠给宋真宗写信是出于辽主的授意没有辽主首肯王继忠不可能在战场上私通敌国他的每一封密信也应该经辽主过目由其批准之后才送给了石普转达给宋真宗

深州算卦准的地方(如果杨四郎没有自杀呢)

宋代无款中兴瑞应图局部上的宋朝兵营天津博物馆藏

在宋朝正式遣使抵达辽营谈判之前宋辽双方停战议和的愿望以及怎么和谈的细节都是靠王继忠石普这个私人渠道来沟通可以说如果没有王继忠从中牵针引线未必就有后来的澶渊之盟即使澶渊之盟最后可能会签订但进展肯定也不会那么顺利因此史书评价说契丹请和朝廷从之自是南北戢兵继忠有力焉

今天以现代人的价值观审视历史我们当然可以从民众福祉出发高度评价王继忠为宋辽的百年和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这样的评价放在数百年前则可能是一种伦理上的冒险一位研究中国尽忠观念的英国汉学家说王继忠未能以死殉国一事给后来的评论者造成了巨大的困扰

对于传统的史家来说王继忠的变节是不可原谅的元人修辽史王继忠传于传末附上评论继忠既不能死国虽通南北之和有知人之鉴奚足尚哉修宋史王继忠传传末也附评论继忠临阵赴敌以死自效其生也亦幸而免然在朔庭贵宠用事议者方之李陵而大节固已亏矣都认为王继忠应当以死报国不死即使促成了宋辽和议也是大节有亏不足为尚

元明清三朝文人编造杨家将故事大概也觉得杨四郎的降辽之举实在对不起杨门忠名所以又给补上了过关探母助宋破辽的情节以成全杨家将忠孝双全之名

清代有些写地方戏的小文人甚至认为杨四郎不死不足以保全杨家一门忠烈的声名山西上党梆子连台本戏忠节义便给杨四郎编排了一个很惨烈的结局宋辽议和之后杨母佘太君将杨四郎带回南朝四郎之妻辽国桃花公主要求随行但辽主不放行桃花公主一怒之下摔死周岁小儿自己也当庭碰死于金阶杨四郎随母归国后佘太君竭力逼他自尽四郎非是为娘苦苦逼你性命不记你父亲兄弟俱以为国身亡儿比漏网之鱼玷辱我杨门忠义儿乃堂堂男子还不如辽邦那一女子娘若留儿在世那辽后岂不耻笑为娘你快与为娘死死死最后杨四郎只能选择自杀遵母命把忠尽

然而这只是后世文人的看法宋人未必也是这么想宋时人们对于王继忠的评价可以参见王曾王文正公笔录记述的一段话继忠为人有诚信北境甚重之后封河间王彼土人士或称之曰古人尽忠止能忠于一主今河间王南北欢好若此可谓尽忠于两主然则继忠身陷异国不能即死与夫无益而苟活者异矣

这段话体现了当时人对王继忠的两个评价一是王曾所代表的宋朝士人他们认为王继忠为人有诚信身陷异国不能即死与夫无益而苟活者异矣尽管没有战死沙场但为宋辽和平做出了贡献不同于苟活者也就是说在宋朝士大夫的观念中以死报国当然是一种崇高的价值但死本身并不具有绝对的价值如果能为庶民带来福利投降也是可以谅解的

另一种评价来自彼土人士辽人在辽国人看来王继忠先效忠于大宋后效忠于大辽促成南北欢好可谓尽忠于两主对于尽忠于两主之说王曾应该是没有异议的否则他不会在评价王继忠事迹时特别收录了这一句话宋人后来几次提及王继忠事也都是将其当成正面的例子拿出来宣讲的换言之在宋人观念中王继忠协助宋辽两国实现百年和平这也是忠的表现

将宋人对王继忠的评价跟明清文人对杨家将故事的改编略加比较我们会发现宋人的观念无疑更为开明一些即便对于王继忠的改换胡姓宋人也能给予尊重在遣使致送王继忠礼物时称他为耶律宗信

本文转自知宋写给女儿的大宋历史吴钩著

深州算卦准的地方(如果杨四郎没有自杀呢)

尽管从军事和国土面积来看宋朝是个虚弱的朝代但就经济和社会角度来看宋朝却最繁荣昌盛极具人文精神那么宋朝何以如此辉煌作者认为这是因为宋朝拥有一套理性完备的政治制度

相关推荐

推荐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