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每个人都会有,而且一旦确定,基本会伴随着我们一生。姓名也可以叫做名字,很多人会觉得姓名和名字不是一样吗?其实不然,姓名和名字有区别,只不过区别很少人知道罢了,久而久之,姓名和名字二者也就等同了。姓名的起源非常古老,可以追溯到母系社会,从字形结构也能看的出来,姓字和女人的生养有关。姓名对于每个人都很重要,也可以说是我们中国的文化传承。姓名,最早起源于远古时期,即原始社会。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姓”人所生也,从“女”、“生”,这是对“姓”的产生的阐释,说明姓名最早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以女性为核心。姓是一个族群的标志,一个族群一般都是同姓之人,名就是个人的区分。老子的《道德经》也说过:“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为了区分一个族群的每一个人,就诞生了姓名,姓加名,成了一个人独特的标志,就可以和别人区分开来。名字的起源在姓名之后,孩子出生之后,由父亲取名,男孩二十岁举行成年“冠礼”的时候,再取字,女孩在十五岁举行成年“笄礼”的时候,再取字。古代的男女都有名有字,我们现代人一半只有名,没有字,或者在一些古老的村落,可能还保有这样的习俗。名和字两者一般互相关联,寓意或相近或相反或承。比如岳飞,字鹏举,有展翅高飞的意思;韩愈,字退之,有进退相反的意思。姓名是包括姓和名,名字是涵盖名和字,这是两者的区别。名也叫本名,在古代是对自己的一种谦称,字叫表字,在古代是对别人的一种尊称。所以在电视剧中,一般自己介绍自己的时候,都会用自己的名,别人称呼的时候,都会称呼字。俗话说,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姓名对于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是一个人的符号,也是一种历史传承,尤其是我们的姓。我们的姓就是一种文化底蕴,有了姓我们才有了根。在宋朝的时候,根据姓氏大族,编写了《百家姓》,让我们对姓氏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姓,别婚姻。——产生于原始社会,其时限界定在“三皇五帝时代”,即夏朝建立之前的历史时期。原始社会经历了原始人群和母系氏族时期,这一时期,妇女是氏族的主体,氏族成员的世系按母系计算,财产由母系血缘亲属继承。从姓这个字也可以看出,从女从生,同姓的人都是一位女性祖先的子孙,是母系氏族社会同一血缘关系人群的标记;这一时期,实行氏族外婚制,同姓之间不能通婚,因而姓还起着“别婚姻”的作用;这一时期,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因而有姓而无氏。中国最早的姓,大都是女字旁,如著名的上古八姓:姬、姚、妫、姒、姜、嬴、姞、妘,就是如此。到了周代,宗法制度明确规定,只有贵族男子可以有姓有氏,平民百姓无姓无氏,同时,贵族女子只有姓没有氏,贵族男子只称氏不称姓。这是因为氏是用来“明贵贱”的,姓是用来“别婚姻”的,二者作用不同。正因如此,原始社会时的“百姓”即是指百官,到了秦汉时期,民亦有“姓”,因此“百姓”一词的含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待嫁的女子如果要加以区别,则在姓前冠以孟、伯、仲、叔、季,表示排行,例如:孟姜、伯姜、仲姜、叔姜、季姜。出嫁后如果要加以区别,就采用以下几种方式:1、在姓前冠以所出自的国名,如:齐姜、晋姬、秦嬴。2、嫁给别国的国君,在姓前冠以配偶受封的国名,如:秦姬、江芈、苪姜。3、嫁给别国的卿大夫,在姓前冠以配偶的氏或邑名,如:赵姬、孔姬、秦姬、棠姜。4、死后在姓前冠以配偶的谥号,如:武姜、昭姬、共姬、文姜、敬嬴。氏,明贵贱。——产生于奴隶社会的父系氏族,其时限定格在夏朝建立之后,秦朝诞生之前。人们有了姓,便能追溯其始祖,但又冒出一个新问题,部落会不断繁衍、逐渐发展,持续壮大,那么就会产生不同的分支,这些分支具有共同的祖先,共同的姓,该怎么区分呢?于是乎,独立出去的新部落分支,就开始给自己起不同的称号,这便是氏的来源。也就是说,氏是姓的分支标志。进入奴隶社会后,有了国的概念,继承君位的为大宗,其他子孙为分支,其姓不变,而以所分封的国、邑、地或官名、谥号等为氏,这就是小宗。这些小宗又会继续开枝散叶,繁衍后代,福泽千里,第一个被分支出的小宗,又成了他们这一支的大宗。这样循环往复、周而复始、源远流长,氏的队伍像滚雪球样越滚越大、越滚越远、越滚越旺。比如秦始皇他们家,我们都知道嬴姓赵氏,这是怎么来的呢?原来,秦国的祖先少昊氏以燕子(玄鸟)为图腾,嬴与燕异字同音,故成为嬴姓的始祖,少昊的后代曾封于赵地而立氏,所以才有了嬴姓赵氏,说起来,秦国与赵国的祖先,还颇有渊源呢。而且氏是可变的,但唯一不变的是,从父系氏族开始,姓是改为随父姓而不是随母姓。给氏命名的方法也有很多,如:(1)、有以受封的国名为氏,如齐环(齐灵公)、宋王臣(宋成公)、蔡甲午(蔡庄公);(2)、有以受封的地名为氏,如屈完、解狐、羊舌赤;(3)、有以受封的官职为氏,如卜偃、司马牛、乐正克;(4)、有以居住地为氏,如东门、北郭、南宫、百里;(5)、有以技艺为氏:如巫、陶、甄等等秦以前,特别是夏商周三代,也就是奴隶社会时期,姓与氏的功能、作用、用法是完全不一样的,很简单一点就是,人人都拥有自己的姓和名,但只有贵族才能拥有氏,素有“氏所以别贵贱”的说法,毕竟一个姓的分支太多,只有氏才能代表了这一支的身份地位,因此,氏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贵族男子都称氏不称姓。氏也随着封地官职的变化而变化。比如商鞅,姬姓,公孙氏,名鞅,卫国人他原本是卫国公孙后代,所以又叫卫鞅和公孙鞅,秦国封他为商君后,他又称为商鞅。战国以后,随着奴隶制宗法制度的崩溃,旧有姓氏体系也逐渐混乱,大家开始以氏为姓,逐渐就姓氏不分,姓氏合一,姓氏连体。平民百姓也开始普遍用姓氏了,可以以居住的地方或从事的职业等为自己的姓氏,如东郭、西门、南宫等,我国的姓氏体系基本上确立了下来。秦汉以后,新的姓氏产生的途径就更加丰富,如为避祸而改姓、为避帝王的名讳而改姓、为皇帝恩宠而赐姓,少数民族起汉姓等等,从而有了百家姓。原来姓一样,用氏区分,现在姓都有了,怎么办?用名来分,所以叫姓名。,
测名字算姻缘(姓名与婚姻,姓名缘分配对)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