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令人震惊的「反转」来了
。
起因是一则轰动世界的新闻:
上周,电影《卢旺达饭店》的主角原型,被判处
25年监禁
。
罪名是参与恐怖组织。
要知道,《卢旺达饭店》一直被誉为非洲版《辛德勒的名单》。
豆瓣27万人打出
8.9
的高分。
评论都被主角的人道主义精神所感动,把他奉为英雄。
可如今,英雄竟成了「恐怖分子」?
落差太大,瞬间在外网引发热议。
国内网友也是大呼被骗。
还有人直接把这部电影钉在了耻辱柱上。
从当年万众追捧的圣人,到如今的阶下囚。
这中间究竟经历了什么?
鱼叔在深入了解后发现。
这场「闹剧」比电影本身更加离奇
。
穿插了特工、绑架、战争、政变等各种桥段。
最后甚至演变成了一个罗生门事件,真假莫辨。
可能很多人还未注意到这件事。
没事,今天鱼叔就从头说起。
此次「翻车」的主人公,名叫
保罗·鲁塞萨巴吉纳
。
保罗第一次被大众所熟知,就是因为2004年的电影《卢旺达饭店》。
至今仍被视作最好的反战电影之一。
当年入围了三项奥斯卡大奖。
片中饰演保罗的唐·钱德尔,还获得了影帝提名。
唐·钱德尔
(左) &
保罗·鲁塞萨巴吉纳
(右)
电影取材自1994年惨绝人寰的「
卢旺达种族大屠杀
」事件。
非洲国家卢旺达境内,主要有两个种族的人——
胡图族人和图西族人。
两个种族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冲突不断。
1994年4月6日。
时任卢旺达总统,遭遇空难去世。
这成了大屠杀事件的导火索。
据说此事是图西族的反叛分子所为。
于是,胡图族人组建了临时政府。
在一部分极端分子的带领下,组成爱国阵线。
然后以此为名,
肆意残杀图西族人和胡图族的温和派人士
。
整个过程持续了三个月。
共有
近100万人遇害
,相当于当时卢旺达总人口的1/8。
这次的「卢旺达种族大屠杀」,被视作二战后最惨烈的「种族清洗事件」。
电影《卢旺达饭店》就以此为背景,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主人公保罗是胡图族人,也是一家酒店的经理。
他在大屠杀期间,
收留了数千名
被迫害的图西族人,和胡图族温和派人士。
面对胡图族极端分子的残暴行径,保罗想尽一切办法与之周旋。
他用啤酒和金钱来交换生命,必要时也会动用政界的关系。
他的事迹也因此被称作是「非洲版《辛德勒的名单》」。
最终,
保罗拯救了1268人的生命
。
在那段暗无天日的时光里,他的酒店就是唯一的光。
而这部电影之所以被奉为「神作」。
不仅在于它以冷静克制的视角,还原了历史。
同时也拍出了大屠杀事件背后,值得反思的一面。
第一点,当然是
控诉战争的残酷与荒谬
。
实际上,胡图族和图西族的区分标准,是由曾经的殖民者比利时人定下的。
完全没有任何合理的依据。
可偏偏这成了各种矛盾和战争的源头。
何其荒谬。
第二点,则是
抨击西方各国的冷漠与虚伪
。
在一百多天的大屠杀期间。
某些西方大国漠不关心,联合国行动迟缓。
就算派来维和部队,也只优先带走来自欧洲的白人。
只因为帮助卢旺达这样的弱小国家,并不会提升它们在国际上的地位,便置人命于不顾。
其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一幕:
保罗独自站立在暴雨中,望着维和部队带着欧洲人远去。
他的身后是一群生死未卜的难民和孤儿。
此时背后伸出了一把伞,替他遮挡了风雨。
这把伞象征着团结和自救,而非来自西方社会的援手。
在最绝望的时刻,
保罗是卢旺达人民的希望,象征着战争中残存的人性之光
。
然而,距离《卢旺达饭店》上映17年后。
保罗却似乎走向了截然相反的方向。
而当年电影的主题——
对残酷战争和西方社会的指控。
也再一次巧合地照进了现实。
大屠杀事件结束后。
卢旺达于1994年7月成立了新政府。
由图西族人卡加梅担任总统,并且连任至今。
当时的卢旺达虽说逐渐趋于平静,着手重建家园。
卢旺达总统卡加梅
但。
仍有一小撮胡图族反对派人士流亡海外。
为了巩固图西族的政权,卡加梅使出了强硬手段。
保罗曾指责过卡加梅的独裁,并且煽动「反胡图」情绪。
可毕竟人微言轻,掀不起太大波澜。
1996年,他对政府彻底失望,离开了卢旺达。
没想到八年后,戏剧性的转折出现了——
随着《卢旺达饭店》的上映,保罗成了人人钦佩的反战斗士,和平使者。
还被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授予「总统自由勋章」。
此时,他的国际声誉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拥有了话语权的保罗,再次声讨了卢旺达总统。
这回,瞬间得到了国际关注。
但也招来了总统卡加梅的反击。
他反过来揭露保罗在
《卢旺达饭店》中的事迹是美化捏造的
:
「卢旺达不需要欧洲和美国的人造英雄。」
然后有更多人也站出来,指责《卢旺达饭店》的失实之处。
甚至包括
在酒店中的幸存者
。
他们说饭店中的难民,只是交换被俘者的筹码。
还有幸存者说,
保罗的酒店只帮助有钱人。
他还会向难民勒索,并驱逐不缴房费的人
。
更有人说保罗其实和当年参与大屠杀的人一样,也是个胡图族的极端分子。
各种争议一直在慢慢发酵。
直到迎来了爆发点——
总统卡加梅指出,保罗是海外的胡图族反对派联盟的领导人。
而且,这个联盟有一支武装力量。
因此有理由认为,
保罗企图推翻卢旺达政府
。
至此,保罗在卢旺达民众心中的形象,
从民族英雄,变为了国家公敌
。
2018年1月,卡加梅以99%的选票再次连任总统。
保罗立刻给特朗普写信:「我请求你支援解放卢旺达人民。」
然后上传了一段视频,向所有胡图族人喊话,呼吁政权更迭:
「是时候让我们使用任何有可能的手段来改变卢旺达了。」
紧接着,2018年7月。
保罗领导的反对派联盟,在卢旺达南部发动了两起袭击
。
造成9名卢旺达平民的死亡。
卡加梅政府表示,保罗要对此事负责,必须将他绳之以法。
这一出围绕保罗和卢旺达总统的闹剧。
在2020年8月,随着保罗的落网暂告一段落。
整个抓捕的过程,也充满了戏剧性。
根据保罗家人的说法。
当时他们一家都在迪拜,突然遇到了一位牧师,声称是保罗的朋友。
其实,这位牧师是卢旺达情报机构的特工。
他千辛万苦追查到保罗的下落。
连蒙带骗地让保罗上了一架私人飞机。
等飞机落地卢旺达首基加利,便蒙上眼睛,强行逮捕。
此后,
保罗被单独监禁,没机会接触律师
。
虽然保罗已入外籍,但他仍被留在卢旺达受审。
保罗被控9项罪名。
他没有否认自己与反对派组织的关系。
也承认确实为他们提供过经费。
他在辩护时说的最多的话是:
「我们不是恐怖组织。」
保罗坚称,他的组织是为了
唤醒国际社会对卢旺达数百万底层人民的关心
。
同时否认了袭击活动和自己有关,声称自己只是发言人的角色。
显然。
保罗的辩护听起来很苍白。
直到上周,法庭宣布了对保罗的判决结果——
因组建并资助在卢旺达实施袭击的恐怖组织,被判处25年监禁。
其余20名来自该组织的被告。
也分别以叛国、谋杀、纵火、恐怖袭击等罪名,被判处3-20年不等的监禁。
这样的判决结果,立刻引起了西方社会的谴责。
美国的人权卫士说:
「针对保罗的审判是一场表演性审判,目的是让批评卢旺达总统的人闭嘴。」
比利时外交部长说:
「保罗没有得到公平公正的审判,尤其是在辩护方面。」
美国37名国会议员联名呼吁,基于人道主义释放保罗,并将其送回美国。
美国总统拜登对此也很不满。
他预计会在10月份的G20峰会时会见卡加梅,再议此事。
欧洲议会也呼吁将保罗的案件重新进行国际调查。
总之,针对保罗的判决结果,绝不会是本次事件的结束。
恰恰相反,它只是一个开始。
或许更精彩的「剧情」,还在后头。
不论结果如何,有一点是注定的:
那就是
保罗光辉的英雄形象,已然不复存在
。
他在电影《卢旺达饭店》中是圣人一般的存在。
然后在现实中,也顺势被捧上了神坛。
保罗也欣然接受了造神的过程。
毕竟这让他拥有了和卢旺达总统掰掰手腕的势力。
但。
故事的结局,在保罗迈上神坛的那一刻,也已经写好——
造神的下一步,就是弑神
;
而屠龙的少年,也终究变成了恶龙。
等着瞧吧。
《卢旺达饭店》的现实续集,还远没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