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姓九 汪
汪氏,发源主要有二。其一出自远古时狄族汪芒氏的后裔;其二为春秋时在鲁国的周文王姬姓后裔。
《通志·氏族略》记云:汪氏,出自上古防风氏,本为釐姓,夏朝时为诸侯国。到了商代,防风氏国改为“汪芒氏国”,为漆姓,成为商朝附庸,其地在今浙江省武康(1958年并入德清县)一带。所谓汪芒氏,在《国语·鲁语》篇中,孔子曾介绍说:“汪芒氏之君也,守封(在旧武康县东)、禺(在旧武康县东南)之山者也,为漆姓,在虞、夏、商为汪芒氏;于周为长狄(亦称“长翟”,是古时狄族的一支),今为大人”。相传,禹在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嵊县、诸暨、东阳间)大会诸侯,汪芒国君防风氏因迟到,被禹处死。消息传到汪芒国,国人遂北迁至湖州一带的深山中,以原国名命姓,为复姓“汪芒”氏;后去繁就简,单姓称“汪”。证明汪氏源自古代狄族汪芒氏的,还有《元和姓纂》等,书中指明:“汪,汪芒氏之后”。
然而,婺源的汪氏谱牒则说:汪氏为周文王姬姓后裔(与《姓氏考略》所载同),以肇姓始祖“姬汪”名为氏。如《磻溪汪氏宗谱》中曰:汪氏始于姬姓。自周公旦之子伯禽始封于鲁建立鲁国,传至鲁成公黑肱次子出生时,有文(纹)在手,左手掌为水(纹),右手掌为王(纹),合成“汪”字,遂名“姬汪”。姬汪仕鲁,官拜上大夫,因功食采于颍川(古属曲阜之地,治所在今河南禹州市),号曰“汪侯”。至其孙姬诵,始以祖父之名改姓为“汪”,以别于姬。徽州的汪氏皆自称源此,并尊姬汪为肇姓始祖。同时,为不忘先祖发迹于鲁,子孙遂以古鲁地平阳郡为姓望,称之“平阳汪氏”。对汪氏,南宋大儒朱熹曾拜赞:“汪公始祖,神异自天。右王左水,合成为汪。螽斯蛰蛰,得姓传之。仕显鲁国,封侯颍川。光前裕后,科第绵延。流芳千古,泽及万民”。
汪氏自肇姓传至三十一世汪文和,东汉灵帝中平间(184~189),因破黄巾军有功,封龙骧将军。汉献帝建安二年(公元197年),中原大乱,汪文和由北而南渡江投孙策,被授为会稽(今浙江绍兴)令。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权遣威武中郎将贺齐平定黟、歙(时属会稽西部)二县地的“山越”后,分歙县东部地区为始新县,南为新定县,西为黎阳、休阳县,合原黟县、歙县建新都郡(公元280年改名“新安郡”),郡治始新;汪文和以会稽令督新都郡,且家于始新(今浙江淳安县),因之被新安郡汪氏尊为江南始迁之祖。汪文和传五世,有名曰汪道献者,晋惠帝元康间(291~299)授歙县令,遂家于歙县,故被后人尊为迁新安(歙州、徽州前身)始祖。汪道献再传八世为汪华(原名“世华”,因避唐太宗李世民讳去“世”字),以勇侠闻名,时值隋末兵燹,天下板荡,他被众人拥戴,攻取了歙、宣、杭、睦、婺、饶六州,保障地方,自称“吴王”;并于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率众奉籍归唐,唐高祖李渊授其歙州刺史、持节总管六州军事,位上柱国,并封其为“越国公”。汪华生有九子,分别名汪建、汪灿、汪达、汪广、汪逊、汪逵、汪爽、汪俊、汪献。随后,子孙绵绵,很快发展成为古徽州之大族,以至时有“十姓九汪”(见《新安志》卷一《姓氏》)之谓。《姓氏考略》中所载“唐汪华封越国公,世居于歙,其族最繁”亦可佐证。
在汪华的九个儿子中,以长子汪建、第七子汪爽两宗支的人丁最旺。汪氏由歙县始迁婺源者,即为汪爽之十二世孙汪道安。对婺源汪氏始祖汪道安其人,史乘记载:汪道安,有才勇。唐大中十二年(公元858年),歙州刺史于德晦奏补其为衙前兵马指挥使,差遣他领兵镇守婺源。汪道安先驻来安(今江湾镇头村),次移清华,又扎弦高蚺城。他散兵耕耨,兵备食足,内安黎庶,外攘贼盗,保境安民,以功特升衙前都虞侯护卫大将军。后战事稍平,遂携家迁居婺南还珠里大田。
汪道安生有汪源、汪濆、汪淦三子。长子汪源以不仕为愿,故称“愿公”,隐居大田西山下。次子汪濆,称“端公”,乾符四年(公元877年)补授卫前都虞侯,因领兵分戍婺东三梧镇(今江湾镇头村附近),遂建别宅于鳙溪(今大畈村)。三子汪淦,骁勇绝伦,从兄汪濆出征为先锋。此后,汪氏子孙繁衍生息,不断迁徙,衍脉遍地。分迁邑内者如:三世(以汪道安为一世祖,下同)汪中元,奉母隐居其父汪濆所建别宅之所鳙溪;其后裔先后迁居岭里、浯村、严坑、清华、灵岩、还珠平乐、晓川、沱川张村段、考源、金岗岭、白山下、南源、洪源湖丘、张家田、种龙下、鄣山等地。汪中元的二弟汪程(一说名“汪中高”),迁段莘回岭;他的后代分迁到裔村、官源、中村、石井等地。九世汪惟良迁石田,其次子汪叔通的后裔汪真卿迁汪村、汪涧老居五福镇;第三子汪叔豫之子汪滋迁太白符竹;第五子汪叔斩的曾孙汪邦直迁临河,其后汪振祖隐居三十九都许村、汪万须迁蚺城冲山坞。十世汪叔夏迁凤砂,后裔亦先后分迁戴充、寨前、南坑、井尾、大古陂、凤亭、汪庄、石下、大源、溪头、山头、黄土岭等地。二十一世汪惟钦迁符村,苗裔汪省一迁高安汪村。二十二世汪钰迁城东集贤坊等等。延至今,婺源境内汪氏聚落约有150个左右。与此同时,汪氏徙居外地者也不少,丹阳、常山、开化、乐平、德兴、贵溪、弋阳、枣阳、太平、歙县、休宁、祁门、绩溪、青阳、武昌、泉州、鄞县等地,都有他们建居的村落。如:汪道安六世孙汪接,宋初由婺源回岭迁休宁县,开休宁县城西门支派,后邑城南街、汊口、中泽、汪干、率口、石门庄、芝黄、陈村、洽舍、土涌、东田等地的汪氏皆由此派发脉;“休宁五大姓,汪吴朱夏何”,这句至今仍然在民间流传的俗谚,表明了婺源汪氏后裔在休宁尤其是休宁县城无人撼动的“老大”地位。此外,台湾台北县淡水镇、三重市的汪氏族谱,载其氏族“望出婺源”、“汪氏起家新安,后自歙(县)徙婺源,自婺源徙休宁(县)而后入闽,居泉州之天马山”等语,更充分证明了婺源汪氏播迁的广泛。
历史上,有成就的婺源汪氏族人甚众。自唐代汪道安与汪濆父子保境安民、建功立业始,宋元两代,端明殿学士汪藻、参知政事汪澈和礼部尚书汪泽民,均以其优异表现,分别列传于《宋史》与《元史》。汪泽民与张师愚合编的《宛陵群英集》12卷,还被选入《四库全书》。进入明代后,汪氏更是人才济济。名宦如福建按察副使汪进(官至陕西左布政使),曾率军驱逐进犯的暹罗(今泰国)兵舰于国境外;广东提刑按察使汪鋐(官至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兼兵部尚书),创“师夷长技以驭夷狄”,率军大战屯门,将入侵广东的“佛朗机”(今葡萄牙)侵略者打得狠狈溃逃,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此外,都察院御史汪奎、右副都御史汪舜民、户部左侍郎汪元锡(卒赠户部尚书)、尚宝卿汪文辉、兵部尚书汪应蛟等,事略均载入《明史》。延至清代,著名学者汪绂与朴学大师江永齐名,其“治经则博综疏义,穷理则剖析精微”,自星历、地志、乐律、兵制、阴阳、医卜以至琴、弓、篆刻、绘画,无所不通,著作《参读礼志疑》2卷列入《四库全书》。另有工部主事汪立名,所撰《白香山年谱》和编注的《白香山诗集》40卷,亦均列入《四库全书》。史载婺源汪氏一族,历史上共出有进士94人、七品以上文武官员165人,又有儒者104人著书279部。
唐越国公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