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气洋洋过大年,但在新春佳节里,老祖宗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习俗文化和一些忌讳,俗称“年禁”。老一辈人主要目的还是祈望家人平安,家中聚财,日子越过越顺等。就像正月初二,是中华传统文化当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日子,在这一天民间有两个主要习俗,第一个就是“祭财神”,第二个就是“回娘家”,大家切记它们的先后次序,先祭财神再回娘家,还有财神不能祭错,因为在咱们民间,被大众普遍所接受的财神主要有三位,分别是“正财神、文财神、武财神”。正月初二这天,不管是商品、店铺还是普通人家都要把除夕之夜接回家的财神祭祀一番,建议接财神的时候要弄清楚,家里供奉的是哪位财神。正财神:就是赵公明,在封神演义中被姜子牙封的“龙虎玄坛真君之神”,主管天下财富。文财神:就是范蠡,是春秋时期,越王勾践的手下,帮越王打败吴国,后来经商发了大财,后来人们把他奉为财神。武财神:就是著名的关羽,他是非常重义气的一个人,在过去,大家把“义”和“利”是同等来看,所以一般商家多愿意供奉关羽。接下来大家一起来看看,大年初二出门前别忘“祭财神”,祖辈们讲究得“1吃,1忌,5要带”有什么样的说法,和注意事项,让虎年事事顺心、财源滚滚、大吉大利,过一个幸福年。正月初二,1吃这1吃就是祭祀完财神要吃得“元宝汤”。元宝就是把馄饨包制成元宝的形状,用紫菜拌馅,寓意是财源广进,所以这一天吃馄饨又叫迎财神,馄饨汤又叫元宝汤,人们都希望开年能够发财。在正月初二这天,不管是富有的家庭,还是普通家庭,大家都会早早起床,准备好祭祀财神所用的一些贡品,如“五大供”,就是猪、羊、鸡、鸭、鲤鱼,还有一些水果,然后再把煮好的元宝汤恭恭敬敬的端上供桌,祭祀才能开始。祭祀完后,再把元宝汤回锅,分别盛入家人的碗中,一家人才能上桌吃饭,这也是被称为的“开年饭”。正月初二,1忌正月初二忌在娘家过夜。大年初二,娘家也会祭财神,出嫁的女儿女婿是回娘家探亲拜年讨吉利的,若在娘家过年夜,祖辈人认为会对娘家兄弟姐妹的财运不好,只能在娘家吃午饭,也不能在娘家扫地,要在点灯前回婆家,不能看见娘家亮灯。其实这是嫁出去的女儿已经是别人家的媳妇,过年婆家也会有很多人来拜访,作为媳妇,肯定是要帮忙在家待客的,因此正月初二忌在娘家过夜,如要在娘家停留,一定要提前给婆家和娘家兄弟打好招呼,不失礼仪,避免父母为难。正月初二,5要带哪个女儿不想娘,嫁得越远,越期盼过年回家看看,因此祖辈们流传下来的正月初二“回娘家”也叫“迎婿日”,这天出嫁的女儿要与丈夫同行,一起回娘家拜年,也是表达对父母、对岳父母孝心的时候,礼品自然是少不了的,礼品也不能带单数,因为中国人讲究好事成双、双喜临门。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都讲究带些什么?1、烟酒茶中国是个礼仪之邦,烟酒茶在历史传承中起到很大的作用,也是国人待客和日常生活中的必备之物,不管岳父是否抽烟喝酒,带上以显尊重,即使岳父不抽烟、不喝酒,岳父岳母茶都是会喝的,烟酒也能用来待客。2、糖果饼干大年初二回娘家,必备的就是一大袋的糖果和饼干,然后由母亲分给周围的邻居,每家一把糖果,四块饼干,礼物虽不厚重,但“礼轻情意重”,表示嫁出去的女儿带着思念回来。3、苹果苹果又叫“平安果”,有着浓厚的祝福安康之意。老一辈人认为过年给父母送苹果,是送健康,苹果外皮很是喜庆,也符合节日的气氛,寓意平平安安、甜甜美美,逢年过节送苹果,就是送祝福。4、礼条肉“礼条肉”是正月初二姑娘回娘家必备的礼品之一,彰显中国传统文明“孝道”精神。农村俗语:“人到六十六,要吃闺女一刀肉”,其实说的是子女不能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多尽孝,不要失去以后才明白。关于“一刀肉”的讲究,就是要求肉摊主,一刀下去一条肉,要干脆利落,不能拖泥带水,在我们当地过年把这种肉称为“礼条肉”。5、压岁红包在咱们中国,女孩出嫁后,就成了双重身份,为人女为人妻,回娘家就要特别注意,尤其是在过年习俗多的情况下,就要包上一些压岁红包分给娘家的子侄小辈们,压岁红包寓意“压住邪祟”,有平平安安之意,孩子们也会因收到红包而开心。结语:我们在正月初二回娘家之前,别忘先“祭财神”,老传统讲究“1吃,1忌,5要带”,大家要牢记,尊重老传统,都是祖辈人对美好生活的祈望,希望日子越过越顺。#这就是年味儿##红红火火过大年##分享新生活#
拜财神是祭祀还是祈福(正月初二出门前“祭财神”)
下一篇:没有了